在都江堰抗震救灾最危险的地方、最艰苦的环境,总会看到他的身影和他手中高扬的红旗——
本报记者 陈婷
在都江堰抗震救灾第一线,那面红旗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抢险救人的废墟上,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征途中,在肩挑背驮药品、食品的崎岖山道上,在灾后重建工作现场……“我必须冲在最前面,把红旗插到最高处,让战友看见红旗,这是一种鼓舞。
”成都民兵抗震救灾突击队的旗手,那个始终高举红旗的汉子——成都市浆洗街道巡逻队员张杰从接过红旗那一刻,就告诉自己“责任重大”。
差一点,他被“刷”出突击队
作为第一批抢险突击队员,张杰差点被“刷”下来——因为要挺进处于“孤岛”状态的虹口乡,组织上要求突击队员必须自带通讯工具。因为赶时间,张杰匆忙中没带手机。
就这样回家?张杰不甘心,他坚决要求:“灾区群众那么需要帮助,且不说我是党员,凭良心也应该去。”张杰终于如愿以偿,成了光荣的旗手。
“他平时也这样,遇到事情总是积极主动请战。”成都市浆洗街道人武部长胡良刚说,听说要派自己到抗震救灾一线,张杰“一口就应下来了”。
胡良刚说,从都江堰回来以后,张杰又主动要求参加武侯区对崇州市的援助,与其他同志一起轮换着到灾区修公路、治安巡逻,“从抗震救灾到现在,他常常是休息半天、一天就又到一线去了。”
他像 “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
5月13日凌晨,张杰和突击队队员们一到都江堰,就冒着余震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用手一点点地刨,一点点地抠,连续掏挖两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两名受伤群众。
两手磨出了血泡,腿红肿了,可张杰和队友们顾不了这些。
5月14日上午,张杰身背50多公斤药品和食品,高举红旗冲锋在前,成为第一个到达虹口乡的救援人员。
虹口乡高原村的高原大桥在地震中垮塌,村里2000多名老弱村民无法走出大山,张杰挽起裤角,拄起木棍,忍着脚上血泡钻心的疼痛,背起一位老人就上路了……
“在虹口乡的救援中,张杰不仅比其他队员背得多,还主动帮其他队员减负。山路陡峭,他一个人负重百余斤,但始终让红旗高高飘扬。”胡良刚说,把张杰作为浆洗街道的民兵代表推荐给突击队,他“的确是好样的”。
“他像一只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陀螺,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张杰的领导和队友这样评价他:在最危险的地方、最艰苦的环境,总会看到张杰的身影,总会看到他手中高扬的旗帜。
张杰在都江堰的行程足以作注:
5月14日,他自己找材料制作担架,往返40多公里山路,与队友一起运送伤员。
5月15日下午,他和队友连续战斗数小时,从废墟中救出一名6个多月大的男婴。
5月16日上午,他到老乡家背来80多公斤白灰,在地面画了一个直径60米的圆圈作为空投标志,使救灾物资得以准确投放;中午,他往返数次,将4名重伤员抬上直升机;下午,他爬了一里多山路把一位受伤老人背到安全地带,随后又护送两位老人过河。
17日上午,他步行几十公里,顶着恶臭,在受灾鱼场掩埋死鱼,一干就是7个多小时;下午,他又运送7名伤员上直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