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近日宣布将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在德国《时代》周报发表专文,论述他的“中国观”。这篇题为《我们为什么需要北京》的文章几乎占了该报整整一个版,议题甚多,论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世界格局和德国对华外交政策,主张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篇文章是基于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当代史的正确认识。
文章认为,过去30年,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正面的”,使数亿人脱贫、广大民众致富,人民过上了更美好、更安定的生活,同时也使很多人“接受了良好教育、面向世界、思想开放”。在国际上,中国开展全方位和平外交,特别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矛盾时,都能致力于和平谈判解决,并越来越积极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文章也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施罗德在任时曾6次访华,卸任后每年访华三至四次。他说,他因此有机会与更多的中国政治家、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接触,议题既深且广,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加强了我们需要把中国作为伙伴的信念”。他对中国把发展民生放在首位表示赞同,并认为,中国既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又保持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性,堪称上个世纪人类文明史上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文章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很有代表性。施罗德认为,世界正走向多极化,中国、俄罗斯、印度的全球作用正在增强。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重要。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及反恐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中国,更不能与中国为敌。
施罗德关于德国对华外交的论述颇具建设性。他认为,德中建交后,德国历届政府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西藏、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他不讳言西方有自己的民主观,但认为应该摒弃“教师爷”的做派,因为德国也经历了长期的、艰难的民主化进程,有惨痛的教训,而且对外输出民主是行不通的,必须尊重中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特性,而保持稳定和完善法制才是民主的前提。他主张,只有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他以自己的经验,认为负责任的政治家不应该采取仅仅迎合公众舆论的“象征性”行动。在这一点上,德国资格更老的政治家、前总理施密特也曾进言:西方不能以“自大、自高”的方式对待中国。
施罗德1998年至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期间,对发展中德关系至少有两大功绩。一是宣布在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两国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这使得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了全面发展,对话逐渐深入,合作更有成效。二是他大力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实证明,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是有远见的。中国的加入不仅有利于欧洲,而且也促进了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
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施罗德离任后,中德关系经历了波折,这在中德建交后是少见的。德国有远见的政治家也认识到,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德方的一些做法显然“考虑欠周”,有损于双方的互信。现在,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关系正在恢复正常。施罗德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再也不能失去这种信任”。施罗德的提醒值得深思。(刘华新)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