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2008年,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让我们对一年里发生的大事件记忆异常形象深刻。
从1998年起,黄集伟每年都会出一本名为《语词笔记》的书,记录当年社会流行出来的新词新句。
他说,真正的语言是活的,它潜伏或奔突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会像新闻那样被正式发布,却像血液一样弥散在我们生活的每根血管中……真正的中文系,在生活的大学里;精彩的汉语,在道听途说、街头巷尾,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凡俗日子中。
7月16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语词收藏人黄集伟。
中国青年报:2008年的网络语言跟往年有什么不同?
黄集伟:与往年相同的是,网络新词海量增长,大部分新词总是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密切相关。语言中有毒药,也有解药。不同的是,2008年对于国人是很特别的一年。从年初开始,大事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初的艳照门事件,随后的南方雪灾,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件,汶川大地震,这些突发新闻都极大地刺激了语言的“激变”。
中国青年报:什么词是您印象深刻的?
黄集伟: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08年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新成语层出不穷。用网络语言说,那种“雷”词“雷”语越来越多。我个人更欣赏诞生于2007年年底的新成语“正龙拍虎”。2008年过半,新成语又出炉了一大堆。出自艳照门事件的有“新陈代谢”、“娇身冠养”,即属于典型的新成语。其他如“欧阳挖坑”、“秋雨含泪”、“兆山羡鬼”、“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聚打酱油”、“做俯卧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成语的生成、创造、传播已日渐缓慢,但2008年是一个突破,“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编者注)爆发,也是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的一个新特点。
中国青年报:您曾说手机短信是世风博览会,博客是性情展销会,MSN是圈子联合会。今年的很多热词是从网络新闻和论坛上首先出现的,这些网络语言的特点表现在哪儿?
黄集伟:要说今年网络造词的特别之处,我觉得是句型制造极为活跃。比如2008年年初,诞生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后续版则有“很傻很天真”、“很恒很源祥”、“很假很坦白”、“很乐很OPEN”、“很爽很摇滚”、“很丑很封建”等无数版本。
方便表述是促成一个句型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原因之一。而要害之处在于,它具有互动空间。与诞生于2007年春晚的那句“太有才了”相比,“很什么很什么”中的“什么”的部分,是需要使用者自行填空的。这就是所谓互动空间,创造空间,它远比恰当使用现成的流行语更富于挑战性。
中国青年报:是什么带动了这些网络语言的流行?借此反映了怎样的文化心理?
黄集伟:我觉得原因有三,一是网络属性决定,二是语言创造的生动准确性,三是大事件本身的震撼力与影响力。
语言创造的生动性,其实与互联网属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这个名字就是网友起的。它将“跑”字以一种“幼齿化”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随后的“郭跳跳”也沿用了相似的命名法,网络认知度、接纳度、传播度很高。2007年被称为“网络民意元年”,而2008年的网络语言创造将这一概念具象化、丰富化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矛盾或者公共事件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开始流行,其中代表了公众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黄集伟: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卷入汶川大地震灾后记录、报告、抒发的行列。在那一股股语言洪流中,成千上万的个人博客在突发的灾难面前,像一个个迅捷的晚报头条,一则则犀利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其有效、开放、透明的表达方式实在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的“痛感语文”不是“强说愁”,像网友Feeling的一句话,就是那个熬啊,“大家一起,把夜熬亮。”久违的“痛感语文”成为这一时期诸多文本的特质之一。这些被记忆并广泛流行的语词和句子中,蕴含着大众的爱憎和喜悲,并逐渐变成一种民族的公共记忆。
中国青年报:网络流行语会否冲击传统语言秩序?对于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做“导游”,还是“警察”?
黄集伟:当然应该做“导游”。我们应该将语言看作一种国家资源,强调珍惜、爱护的说法也在情在理。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顶楼主!”在这里,所谓“楼主”,就是那些论坛里的语言天才,藏在民间的语言文字高手,乃至热得发烫的网络“雷词”。(实习生杜晋华)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