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转变“口粮农业”生产方式
我国粮食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粮食生产的从业人员素质、农田投入、科技水平都明显不足,粮食生产“隐性损失”巨大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董振国王春雨
在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措施下,我国粮食生产维持了稳定。
|
农村改革30年来,我国大部分粮区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始终没建立起一套商品化生产机制,没有一支专业生产“商品粮”的队伍。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说,这种低层次的“口粮农业”经营目标,使得农民不愿过多投入,粮食产能潜力得不到发挥,造成生产力极大浪费,不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系数。
多位专家认为,为稳定粮食生产,我国应积极进行机制创新,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改变目前以“口粮农业”为目标的低效经营模式,发挥“粮食产能”潜力,提高种粮效益。
农民“低效益种粮”
近年来,种粮与其他产业以及打工相比,比较效益明显偏弱。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农民应该减少粮食种植,但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农民仍未放弃种粮,粮食种植面积还有所增加。
本刊记者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在这种非市场效益导向的现象背后,除了国家扶持政策因素外,农民没有放弃种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口粮需求。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能够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不少农民都反映,种粮从效益上没法比。说起种粮的效益,不少农民都有一个直观的比较:“辛辛苦苦种一年粮,不如出去打半个月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李成贵分析,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粮食每亩实际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呈逐年下降趋势。种粮与种菜、棉花、油料等作物相比效益也比较低,而问起不少农民为什么还种粮,他们反映就是冲着自己打个口粮,不用花钱买粮食,吃着放心。
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小麦产区机械化水平较高,使得农民打工与种粮可以兼顾,特别是小麦产区。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小麦、水稻、玉米等重点作物的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加快突破,目前,小麦机械化收获水平超过81%,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秧和机械化收获发展较快,机械化栽植水平达11.2%。
在我国一些粮食产区,粮食种植已基本不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有机械的帮助,老人和妇女就能完成整个粮食种植收获。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腾出时间外出打工,而打工的收入,让农民能够负担得起农机作业费用。取消农业税和不断增加粮食直补,对农民种粮又起到进一步稳定作用,这使得粮食种植在低效益中得以坚持。
粮食生产“隐性损失”大
在国际粮食形势紧张情况下,粮食是需要特别加强的产业。而在我国,粮食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粮食生产的从业人员素质、农田投入、科技水平都明显不足。受访专家指出,在“口粮目标”下,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受到阻遏,粮食生产“隐性损失”巨大。
尽管大多数农民仍未放弃种粮,但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为老人、妇女,而非农村劳动力中的“精兵强将”。据山东省农业厅总经济师刘同理介绍,山东省最近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一线中,女性劳动力占55.1%,年龄在51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34%。40岁以下人员仅占41.7%;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低,文盲和小学占到了44.6%。
由于农民满足于打出口粮,在种粮上不愿过多投入。尤其是近几年,农资价格高涨,增加农资投入带来的效益递减,很多农民减少了化肥的投入,浇水的次数也减少。防虫治虫上也不愿过多投入。对采用新技术提高产量的热情也不高。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目前的粮食单产水平不能充分发挥。以粮食大省山东为例,尽管山东小麦玉米的单产水平在全国领先。但农业专家分析,单产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赵振东认为,目前山东小麦最高亩产已达774公斤,有不少县小麦平均亩产已经超过500公斤,但全省平均亩产只有376公斤左右,有一些地块亩产仅为二三百公斤,提高单产潜力很大。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分析,去年山东有3个县玉米亩产超过600公斤,而全省玉米平均亩产为441公斤。
部分粮区弃粮缩粮
受访专家指出,“口粮目标”是一个低效益、低成本目标,如果实现这个目标的成本过大,农民也会轻易放弃。因而靠“口粮农业”难以维持粮食生产长期稳定。
“口粮农业”的危害在北方小麦主产区尚不明显,在南方稻米产区,由于水稻机械化水平较低,加上农民解决口粮只需一季,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双改单”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弃耕。
在南方稻区,近几年农村粮田双季改单季现象大量出现。据了解,在湖南省一些粮食生产重点县,目前有大批农户纷纷将双季稻改为单季稻,而且田间管理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视,“种懒汉田”“广种薄收”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
衡阳县西渡镇党委书记肖正才认为,现在农民种粮主要是考虑自家的口粮问题。虽然农民还未放弃口粮目标,但一季稻已能实现口粮自给,所以不再种双季稻。湖南省浏阳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重点县,自2004年后,浏阳农村大量出现“双改单”,两三年时间就达到20多万亩。
我国目前水稻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仍较低,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我国水稻机插、机收实现快速推进,但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仅为11%,远低于小麦,农民仍未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因而,水稻种植仍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近几年,农村工价成本飙升,每个工的价格由三年前的30元左右猛涨到了现在的50元以上。种粮低效益与打工高收入发生冲突时,农民就放弃了种粮而选择打工。
规模经营才能打破“口粮农业”
当前,我国大部分粮食主产区,基层干部和农民都将粮食生产视为低效益产业。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粮食生产只要是分散经营,就难以摆脱低效的尴尬局面。实际上,一些地方出现的粮食规模经营典型显示,粮食生产可以成为高效益产业。
陈德民是山东省邹平县一个种粮大户,每年经营粮田100多亩,收获粮食10万公斤左右,种粮纯收入年均能达八九万元。他自己购买了各种农业机械,夫妻两人不再从事其他行业,而是专心种粮。陈德民说:“在当地,周围村民还都羡慕他当初选择了规模种粮。”
在山东种100多亩地可称得上大户,已然有很高的收入。而在黑龙江省,更大的规模种粮则显示出惊人的高效益。黑龙江省种粮大户董子君,种植15000亩耕地年获利500多万元。他种粮的投入也相当惊人,光用于进口机械的投入就达百万元。他还聘请了2名农业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去年,在遭遇50年一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董子君仍实现丰产丰收。
与“口粮农业”相比,以“商品农业”为目标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显现更多优势。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表现为“六高”。即土地利用率高、投入积极性高、管理精细化程度高、科技贡献率高、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出率高。分散经营土地不连片,地块间的堑沟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了土地产出率。规模经营的目的是商品化、效益化,因而在水肥投入、科技投入上提高,经营者更加精心管理,粮食产量自然提高。
各地探索规模经营模式
本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我国不少地方,基层政府和干部群众及龙头企业正在探索规模种粮新模式。除了农场经营、大户承包以及龙头企业包地经营外,各地通过土地流转、组织合作社等方式,在不改变我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也探索了很多规模集约化经营模式。
一是村集体与农民合作经营模式。黑龙江省一些地区较多采用了这种模式,由村集体与农户相联合,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采取统种统管,将土地连片进行规模经营。对划定区域内种植意向不同的个别农户,由村集体协调进行耕地置换。粮食种植的整地、施肥、播种、打药、中耕、收获等生产环节全部实现统一,年终按各家耕地面积的比例进行分红。
二是粮食合作社或协会组织。山东省宁阳县成立粮食与饲料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包括种植户、养殖户、个体加工户,以及县乡与种粮相关的事业部门,还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销售等政策。由于多种经营主体和要素的参与,改变了农民生产经营势单力薄的局面,技术、资金、信息、农资、销售等多项服务有了保证,实现在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约经营。
三是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的托管代种模式。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林乡东方红村2003年初创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原农机队为依托,把国家拨给村里价值100万元的农机按土地总数进行折算,一亩土地算作一股,农户拿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在生产中,合作社打破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坚持统一整地、统一购进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按股分红的“六统一分”管理制度。合作社把耕作中各种生产资料的投资计入成本,秋后卖粮一并扣除,收益部分按股分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忠法指出,我国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已经到了规模效益时代。时代呼唤实行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尤其是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包括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利化的应用呼唤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要在不改变我国基本土地制度的前提下推进规模经营,需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如在传统的公司加农户体制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直属农场;或者建立合作社组织,让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由参与生产变为直接参与分配。再比如,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保障与口粮保障相结合,将政府财政、保险、企业承包农民土地补偿综合运用,由政府建立口粮担保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