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了算,定了大家干”——习水县赶场坡村组自治见闻 新华网贵阳7月21日电(记者刘志杰)走进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赶场坡村组,株株杨梅、畦畦朝天椒沿山坡迭现,长檐黑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间。村民或在地里忙活、或在庭院品尝“老鹰茶”聊天。
家家户户清洁卫生,鲜花绽放……
村民们说,这都是实行村组自治带来的和谐气象。
不再“脏、乱、差” 过去的赶场坡村组,村庄“脏、乱、差”,“从公鸡打鸣到太阳落山,吵骂声不断”,年轻人外出打工,再不愿回村。
2005年6月,大坡乡党委政府选定赶场坡村组作为市县“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创建点,赶场坡村组民主选举出自治理事会。
依据“美在农家展新貌”的要求,理事会先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总投劳8000余个,硬化地坪8652平方米、屋脊靓化总长2392米、道路硬化总长4027米;实行畜禽圈养,改灶、改厕率达90%;修建起100立方米人畜饮用水池,家家户户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结束了赶场坡“3天不下雨,下河挑水来掺锅”的历史。
依据“学在农家长智慧”的要求,建起集会议学习、图书、娱乐活动为一体的会议室。
依据“乐在农家爽精神”的要求,新建房屋近300平方米、圈舍7间、花池48个及棋牌桌、乒乓球台、牌坊、亭子、桥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理事会发动群众讨论制定了《寨规民约》《文明卫生公约》,成立文艺宣传、护寨自保、普法调解、计生卫生、反邪教等自治小组。这就从制度和组织保障上建起创建的长效机制。
增收在农家 依据“富在农家增收入”的要求,赶场坡村组自治理事会在民主讨论基础上,果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3年来,赶场坡村组种植科技杨梅5450株、板栗梨树各1000株、蓝竹1699窝。去年又种植韩国“朝天王”海椒50亩。这些都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每到果实成熟,外地来运货的车辆络绎不绝,供不应求。
村组乡村旅游业也开始启动。接待家庭的硬木地板和木床散发着刨花的香气,被褥干净整洁;土鸡笨鸭、河鱼山笋,自磨豆花等农家饭菜特色十足;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举目养眼,泛舟惬意。
根据发展需要,赶场坡村组自治理事会设立了杨梅产业协会、旅游发展协会、老年人互助协会,进一步强化了理事会功能和作用。
看看新变化 赶场坡村组自治完成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大家憋着劲要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家乡有希望”。
创建前,袁天伦、任秀群夫妇为赡养老人事与双老、哥嫂矛盾激化,吵架成为家常便饭,被法庭强制执行赡养费用。实行村民自治后,小两口有了大转变,开始孝敬老人,弟兄姑嫂关系和睦。本月5日,被村民推选为孝子孝媳模范户。
2006年起执行的《寨规民约》,由于旧有陋习一时未能革除,仅上半年因违反民约第五条一款(谩骂侮辱他人)受处罚的就有5人。而下半年至今再没有发生一起吵架事例。产生矛盾,多由理事会出面调处,没有一起上访或触犯刑法事例发生。
农民收入开始大幅增加。仅去年种植朝天椒,村组每户增收4000元。村组自治理事会主席袁天禄自豪地说:“再过三五年,我们的收入会翻番。”
他介绍说,去年以来,已有5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
回顾村民自治带来的变化,村民邹德玉等人说:“党和政府要老百姓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好的、对的。”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