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不少成绩不理想的考生都把目光瞄准了“中外合作办学”。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上获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品种虽多,问题也不少。
据介绍,目前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两种形式,一是“计划内”的,考生毕业时既可以拿国内高校的文凭,也可以拿国外高校的文凭;另外一种就是“计划外”的,“招生考试报”上没有,考生毕业时拿不到国内大学的文凭。
“仔细看看那些高校里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你就会发现,不少大学合作的专业都是商科、管理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为什么?这样的专业办学成本低。”一位与会的业内人士说,即使有的学校引进了一些“名头很响”的国外高校,但外方核心专业课程和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授课的比例都很低,难以保证办学质量。“一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学费是普通专业学生的好几倍,所以这几年,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些高校把追逐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计划外”的中外合作办学问题更多。一位专家说,计划外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角色其实就是留学中介。“有些学校招生宣传不实、招生不规范,学生不能如期取得国外学历学位,出国留学不能取得签证等问题不断。更有些重点高校举办国外大学预科教育性质的课程班,有意混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
教育部国际司教育涉外监管处处长陶洪建说,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时首先应注意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计划外”的合作办学不可能发国内大学的文凭。“计划外”的专业,学生也要到教育部相关网站上查询一下,这个国外院校是否在我国备案,是不是我国认可的大学,学校招生简章与备案的内容是否一致,尤其是办学地点、收费项目与数额、招生人数、开设课程等。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向在读学生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谈洁施小宇)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