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问题
■时报时评■柏晶伟
20日的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温家宝总理19日至20日在广东多家企业调研生产、销售和经营情况的消息,他再次强调了今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经济发展目标。
|
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的问题,令生产经营者坐卧不安,让普通消费者不满,更使得高层决策者充满忧虑。
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最先领教了这一轮市场寒流的侵袭。自去年席卷而来的珠三角外资企业“撤资潮”之后,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中小型企业又连连遭遇破产风波。受国际能源价格飙升、上游产品原材料涨价、节能减排压力增强、员工工资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加之这一轮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企业普遍感到信贷吃紧,无法开工,而国际市场的萎缩更是当头一棒,一般加工企业、外向型企业遭受重创。报道称,浙江义乌近三成民营企业资金断链,昔日红得发紫的明星企业被迫关门,老板隐身出逃。据温州市经贸委对26个工业重镇23470家企业调查,目前处于停工、半停工的中小企业有1486家,占6.3%。一些企业认为,现在是“不生产等死,生产是快死”。
部分国企亦在劫难逃。由于成品油售价受到严格管制,炼油企业外购原油成本上升而且不能传导到下游,造成炼油企业政策性亏损,今年一季度我国炼油业整体亏损587亿元。同时,由于用电价格管制,发电企业受电煤价格上涨影响也出现了严重亏损,亏损面达到80%以上。虽然从7月1日起国家似乎是被迫调整了油价、电价,但总给人以杯水车薪、大势已去的感觉。
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看,当前出现了经济增长同比回落、投资降温、外贸不振、物价上涨、企业效益下滑的不良局面。当然现在断言发生了滞胀,还为时尚早,因为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CPI涨势趋缓。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人认为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周期自峰入谷的规律使然,是市场显灵的表现;也有人认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走偏了,是政府对微观领域干预过多造成的市场报复性反应,是财政补贴的不当政策给市场造成短期平稳的假象;当然,更多的共识在于下半年紧缩政策不宜做大的调整。这些分析均不无道理,虽然有分歧,但对于目前企业困境和通胀压力,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既然是搞市场经济,就一定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过多的政府管制从长远看对市场经济发展极为不利。猛药下得太烈,可能会损坏健康的肌体。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信号,也是激励人们做出最优选择的机制。价格由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生产成本决定,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经济学的这一常识告诉我们,价格的涨跌与成本、与供求关系息息相关,价格会自发地调节资源在不同产品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配置,政府之所以要进行宏观调控,就是要清理市场上影响供求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因素,而不是直接定价。如果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产业人为地限制价格,最终会造成市场的失衡。
例如,为防止通胀压力过大,我们采取了对能源价格的限价措施,成品油价格没有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同步上调,这样做的确缓解了短期内通胀压力,而且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由限价给企业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与国家财政补贴形成了恶性循环,扭曲了财政支出结构,使本该补贴给低收入人群和困难家庭以及特殊行业的一部分用在了企业,形成挥之不去的财政负担。更值得注意的是,偏低的资源价格为高耗能企业创造了更大利润空间,造成“两高一资”产品的大量廉价出口,实际上是在间接地补贴世界。价格倒挂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供求紧张。
时下,有一种论调颇有市场,认为搞市场化改革必须符合民意、有利于民生,否则就是侵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就不是改革的方向。我们看到,一些政策的出台与此种思想不无关联,如各种形式的价格干预措施、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掌控越来越多、企业用工越来越不自由等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复归旧体制的做法,与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初衷背道而驰。
本轮经济速度增幅回落、通胀加剧,原因多多。我们必须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问题,对突然出现的价格波动,不能硬打硬压;对中小企业、外贸企业遇到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综合运用货币、财税、利率等政策工具,如是否需要增加货币投放量,是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是否加大财政对公共品的投入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是否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等,最终实现宏观经济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目标的平稳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