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安保工作真能差不多就行了?
“我们班一个同学上周因为奥运会演练,道路戒严,迟到了。”
“现在去一趟北京真麻烦,查你一溜够。”
……
上个周末,我去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天津,一些亲戚、熟人向我反映因为奥运会安保工作给正常生活带来的问题。
但是,经过核实,他们反映的这些问题,并非亲身经历,只是通过各种渠道的传说。因为,家住天津奥运赛场附近的一个亲戚向我证实:“这几天,没有听说演练封路的事情。”至于进京的安检,也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烦琐。本月19日,记者驾车从京津塘高速返回北京,不仅没有被检查,也没有在天津高速入口、北京的高速出口看到排队接受检查的“长龙”。
临近奥运会开幕,奥运安保工作也逐步进入“战时状态”。因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加上网络上的某报道,引起了一些普通百姓的不理解,更招来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甚至以偏盖全,对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妖魔化。
记者多次采访奥运会和其它大型国际赛事,我感觉,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至今没有过分之处。早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奥运场所周围荷枪实弹的警察随处可见。记者家中一直保存着一张当年在亚特兰大和一位全副武装的美国骑警的合影;9·11之后,美国的各种安检措施全方位升级,机场脱鞋、留指纹已经成为常规检查方式。2003年美国女足世界杯期间,记者的笔记本电脑就被安全人员多次开机关机、用试纸多次检验……
奥运会就是这么麻烦,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活动就应该这样麻烦,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因为,一旦安全出问题,不管其它方面的工作如何出色,也会给主办者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所以,安全工作必须做到百分百的把握,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不允许9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