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程云杰 孙晓胜 任沁沁)当江苏淮安籍农民工韩德高领到由北京奥组委颁发、带着自己照片的桔色工作证时,他觉得很是荣幸,因为在400多名工友中,只有33人被获准在“鸟巢”竣工后留下来,为这座北京2008奥运会主体育场“保驾护航”——也就是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做日常维护工作。
每天,这位41岁的瓦工都要和留守工友们巡视“鸟巢”,在17万平方米的辖区内检查涂料油漆是否脱落、墙体和地面是否损坏。他们每天需要爬上爬下这座七层建筑至少77次,这还不包括检查贵宾区的要员车库、运动员室内热身场和室外热身场。
韩德高说:“工作很繁琐,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能够看着自己亲手盖起的建筑迎来奥运开幕式和奥运会比赛,心情就特别舒畅,人就特别有干劲。”
韩德高所在的建筑队隶属于江苏金坛市唐王建筑公司,最高峰时760多人,平常则保持在三四百人左右,北京奥组委授予这支队伍“奥运工程建设功勋青年突击队”的荣誉称号。
6月28日,“鸟巢”项目竣工后,大部分建筑工人陆续离京。
唐王建筑公司副总经理、突击队队长李建国说,大家都对“鸟巢”倾注了满腔热血和汗水,离开都很不舍,但是不可能让所有人留下来,毕竟工程结束了,执行保驾护航任务的队员只能优中选优。
被称为“多面手”、有着20年工龄的“元老级”油漆工邰书清说:“一些工友在离开时让我们做他们的"眼睛",一旦在现场看到了精彩的场面和比赛,就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虽然大家分开了,但是对"鸟巢"、对奥运的情结一点都没淡。”
已经回到江苏老家的建筑工人苏华清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离开是必要的……再说,公司这么大,项目也很多,到别的城市也是工作需要。”
据介绍,突击队目前已有200多名工友在南京开始参与桔子洲酒店的改造项目,另有50多人转战天津。由于奥运会过后,“鸟巢”改建工程又会开始,很多队员都希望公司还能中标,这样就又能重聚“鸟巢”。
自2005年初全面启动奥运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来,北京的建筑市场在过去三年里变得热火朝天,先后有31个比赛场馆和45个训练场馆竣工。官方统计显示,北京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最多时达到100万人。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张农科说:“随着今年大量奥运工程和其他重点工程的完工,部分劳务企业已转到其他地域进行施工,在京的农民工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建筑业的行业特点。”
他表示欢迎他们今后再回来,因为北京是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未来还有大量的基础建设,“进京企业只要有资质,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都可以在北京进行工程招投标和施工。”
由于北京市政府要求各施工单位自7月20日至9月20日停止在施工地的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浇铸作业,以保证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一批建筑企业停工了。其中包括农民工黎刚所在的公司。
来自四川省阆中市龙泉镇大桥村的黎刚这两天正准备买票回家。两年前完成奥运场馆之一——五棵松棒球馆的建设任务后,他随同阆中乾锋建筑劳务公司的工友们已在北京转战了多个工地。
黎刚说:“每次经过棒球馆,我都觉得很自豪,想想那里将进行的比赛还是会很激动。虽然这两个月没有工资拿了,但是如果北京的空气因此更干净,这也值得。”
黎刚还想趁着停工这两个月回老家把在地震中震坏的房子补一补。虽然距离震中汶川300多公里,但家里瓦房屋顶上的瓦片都震碎了,猪棚也塌了。
在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内,来自山东曲阜的建筑师傅翟绪金正带着近百名员工搞装修,但是工程也暂停了,直到残奥会结束。他说:“工期延长了,这两个月没事干的工人肯定要离开北京到别处找活,不过,工人们没有怨言,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支持奥运。”
李建国说:“目前来看,北京的建筑行业这两个月业务比较清淡,但是我们对奥运会和残奥会后的市场还是充满信心。”他说,稳定和拓展市场的关键还是要能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又留得住的建筑队伍。这些经过奥运施工考验的农民工是很棒的。
为了留住“鸟巢”的突击队员,唐王公司除按照国家要求给每位工人办理了工资实名卡、意外伤害险外,还超过合同工资10%发放了薪水。
在建筑行业已经打拼10年的瓦工韩德高说,过去五六年,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环境变化很大,以前出来打工最怕钱拿不到,现在只要有本事,有手艺,就不愁没钱赚。他说:“大家都是签了劳动合同的,哪家建筑公司不按合同办事,哪家公司就失去了信誉,招不到人了。”
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断出台新的法规和章程,不仅废止了就业证从而在管理上取消了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性规定,而且通过《农民工维权手册》明确了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企业承担的用人主体责任。据了解,为了确保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还就提高相关建筑工人待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就在“鸟巢”看台底下的仓库里,韩德高对记者说:“我真的应该感谢"鸟巢",因为在这里我接触了先进的材料、先进的技术,提高了自己的手艺,而且经历了一流的管理,获得了很好的工作和食宿环境。”
他说:“希望奥运会能为这个行业竖起标杆,让我们农民工能遇到更多好的企业。”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