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在校园“寻绿”
带着对绿色奥运的真诚祝福,北京交通大学“绿色之家”的17名学生历时3个月,将校园人文、自然景观绘制成一幅“绿地图”。目前,这幅暑假前完工的“绿地图”已通过国际绿地图GreenMap system 的正式授权,是首都高校第一幅“绿地图”。
全球统一标识 48个国家有266份 国际上第一幅“绿地图”于1992年在美国纽约诞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志愿者们,用敏锐的眼光观察自己熟悉的社区及生活、工作的地方,采用全球统一标识,将“绿色”信息标在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地图上,使大家“体味绿色,感悟自然,热爱生活”。
十几年来,48个国家的志愿者已经完成了266份“绿地图”,同时还有362个绿地图项目小组活跃在世界各地。
探寻“绿”背后小故事 命名新发现的校园景观 “绿色之家”17名志愿者平时热衷于环保,都签下了“不抛弃、不放弃”契约,表示一定要把这个特殊的地图绘制出来。课余时间,他们走遍学校每一个角落,收集了大量的景点故事和图片。
土建学院07级学生邹葵和班上两名同学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春花和秋叶的考察。她们发现原本已经非常熟悉的校园,竟然会不断有新的惊喜:杜仲、合欢、银杏、金银木、法国梧桐,组成了5条风景大道;国槐、古松,见证了学校的百年历史;美丽的芳华园有块石碑,铸着周恩来总理的言辞“愿相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园里还有周总理最喜欢的海棠;紫叶李和碧桃种在一起,象征着“桃李满天下”……每种植物都各具特色,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
志愿者们还不断有新的创造。他们有时热烈谈论一个新图标的构想;有时,翻阅大量资料,对一个地方的生态改善提出自己设想。志愿者们还富有想像力地将学校心理素质中心门前的路,取名叫“释怀路”。因为道路两旁种植了柿子树和槐树,环境清净,适合散步,“释怀”乃“柿槐”谐音。
绿地图风格为手绘设计 要将“绿”拓展到校外 计算机学院07级学生钱丹霞,分到了节水节电、可持续利用资源组。在多次去学校水电中心、节水节能办公室了解情况之余,她参加了地图的文字编辑工作。钱丹霞说,编辑小组要综合各种图片、资料,最后确定可上“绿地图”的景点。与普通地图不同,“绿地图”不需要精确的比例和计算,但每一处都是手绘图案,充满设计者的鲜明风格。
负责“绿地图”项目的吴悦和张巳瑛老师说,在国际“绿地图”网站上,一片绿叶子代表一个经过授权的绘制完成了“绿地图”的环保组织。北京地区目前有两片绿叶子,他们分别是自然之友环保协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绿色之家协会。然而对比起邻国日本地图上插满绿叶子的景象来说,我们的绿色行动还任重道远。
大学生们希望把“绿地图”项目继续下去,拓展到北京其他地方,比如学校附近的紫竹院等,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环境,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北京交通大学校报记者袁芳) (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