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危险度郑州第10?不靠谱
地震局表示相关排名不科学 郑州最大地震5级 发生在清代
商报记者 卢艳艳
城市地震危险度郑州排第十?广东媒体报道的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消息引发市民担心。
|
一则消息挺吓人
地震危险度郑州和成都并列
昨天,市民李军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地震危险度排名郑州第十。消息来自《信息时报》。消息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份科研论文——《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上,科学家对全国30个省级城市进行了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其中郑州和成都并列。
“实在太恐怖了,四川刚地震过,是不是郑州也要地震?”李军很担心。
消息称,科学家们主要考虑了三个指标的影响:导致灾害的强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和响应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度排前十名的依次为:石家庄、合肥、西宁、海口、长沙、南昌、杭州、乌鲁木齐、成都、郑州。
研究者解释,海口、北京等城市虽近源地震等效震级较高,但受到建筑抗震能力较强等人为因素影响,地震风险相对降低。
网上议论很热闹
石家庄:我们这是“地震安全岛”
担心的不仅只有李军,消息刊发当日,搜狐、新浪等各大网站都进行了转载,不少网友发出质疑。
网民“公子哥”质疑,上海位于大陆边缘,为什么排名那么靠后?重庆的地理位置离成都那么近,为什么成都排名第九,而重庆排名第29。
网民“卡神”则让大家放心,郑州处于中原大陆板块的中央,从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没发生过地震,充其量也是有震感!所以,大家还是放心地住下去吧。
不只是网民,石家庄、海口等地都做出了回应,认为此报告不科学。石家庄有专家做出了与“石家庄地震风险度排第一”相反的结论,认为石家庄是“地震安全岛”。海口也不认同地震危险度列全国第四一事儿。
地震局也挺纳闷
省地震局专门开会:这个排名不科学
疑惑的不仅是网友和李军,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和宣传教育中心的咨询电话也很热。
省地震局工作人员管志光说,很多市民询问究竟是咋回事?郑州是不是也要地震?
管志光说,这一排名还欠科学,相关评价指标也不够完善。学术上的研究并不好评论,但可以确定一点,中国城市的地震灾害危险度国家都有相关文件,具有机密性,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至于这一排名具体怎么得来的,目前省地震局也搞不清楚,为此,当日省地震局工作人员专门碰头说了此事,不能认同这一排名。
郑州市地震局一赵姓副局长称,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究竟该如何计算,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国家曾用过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较危险防御区、值得注意区来区别各地的地震危险程度,但也从未进行过排名。
“并且,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证明,但这些统计数据样本是怎么得来的,样本充分不充分、具有不具有典型性都是个问题。”赵副局长说。
看看郑州地震史
郑州两回“大”地震 一次在清代一次在五代
管志光说,在这个排名上,虽然郑州和成都排名接近,但郑州和成都的地质构造不同,郑州应该不会发生类似成都那样大的地震。
赵副局长称,史料记载,郑州最大一次地震在1814年,级别为5级。第二大地震在公元928年,为4级多。其他的地震都小于3级,3级地震基本上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郑州本身发生地震的频率不高,大部分都是受相邻地区地震的影响。”赵姓副局长称,比如,会受到河北邢台、山东菏泽等地地震的波及,像今年汶川地震这样的影响,很少见。郑州受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影响比较大。
这报道咋来的
北师大这报告发表于2004年
记者了解到,“北师大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4年6月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开始运行,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灾害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7月23日,北师大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研究室接受了媒体采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份“城市地震峰线评价”是在2004年公布的,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因此当中一些数据与目前的学术观点联系不大,不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至于为什么在这次“巡展”中展出,他也不是太清楚,并表示不排除追究发布信息人士责任的可能性。其他详细情况,他拒绝透露,只是强调:“我今天看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这是2004年发表的,对于新近情况意义不大。”
记者查阅资料,最早刊发此报告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做了地震特刊。特刊通过北师大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出的《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中的相关数据,首次做出“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该杂志市场部负责人郭晓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报告曾经在今年6月份的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地震专题中刊登过,但对于此报告的发表时间,郭晓东也表示不太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