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单,天桥下的一处自行车租赁点。稀稀拉拉的十余辆车这星期一下子增加到了五十来辆,颇有点横看成排侧成行的劲头。看车的管理员也来了精神,不时跟顾客嘱咐两句,场面其乐融融。
自打北京对机动车实施了单双号,不少私家车主便纷纷把雪藏已久的自行车翻了出来,惹得修车的师傅眉开眼笑;超市里自行车柜台促销声一片,许久无人问津的自行车成了“俏佳人”;实在懒得修车买车的,还有笑吟吟的租车大姐恭迎试驾。托奥运会的福,早就在京城地面没了人气儿的自行车又成了香饽饽。
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骑车人口的数量却是直线下降,至少在北京是这样。四通八达的公交地铁网络,由300多万辆机动车组成的钢铁洪流,自行车的路越骑越窄。
曾几何时,自行车是落后城市的代名词,然而时过境迁,在城市高度发达的今天,自行车也有可能成为绿色健康生活的代言人。
目前,北京路面上多出来的骑车人有多少是从小轿车里钻出来的,没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骑车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同时省下汽油钱,增添了“绿色”,最终得实惠的不单是这座城市,更有自己……
沾奥运的光儿,不少自行车又回来了;而在奥运会后,作为一座以绿色环保为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城市,自行车更应继往开来。
有人骑才能有人气,北京自行车恢复元气还得靠大伙儿。(曹小彧 文 李刚 摄)
(责任编辑:连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