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李惠子 张崇防 赖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25日劝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打消戴口罩的念头,他认为北京的空气质量正不断改善。
“没有必要考虑戴口罩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戴口罩,那就是给你的行囊当中多增加了一点分量,我想它是用不上的。
”杜少中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了解甚少的人”打消这个念头。
据北京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显示,7月1日到25日,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天,占监测天数总数的88%,比去年同期多两天。今年以来累计达标天数达145天,占监测天数总数的70%,比去年同期多15天,各项主要污染物,特别是与交通排放相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别下降20%以上。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们采取临时措施以来的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好转,限行以来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从20日至25日6天的监测数据(API指数)分别是55、65、67、89、113和110,前四天是达标的,后两天是三级天。杜少中承认,近两天北京空气污染指数呈上升趋势,25日和24日都是轻微污染。
“这主要是由于最近没有明显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污染物的扩散非常不利。但监测数据表明,污染物的积累速度明显放缓,与去年同期同类气象条件下的污染状况相比,API的指数平均下降了20个百分点,北京市的减排措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正在显现效果。”他说。
奥运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包括,7月1日起所有黄标车即高污染排放的车辆禁行;重污染工序和企业实行严格控制,施工工地的土方和混凝土作业已经停止,高井等四大燃煤电厂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再减排30%,冶金、建材、石化等重点企业或行业奥运期间减少排放或暂停生产;20日后7成公车不能上路,社会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限行措施使每天高峰机动车停驶数量达200万辆。
根据目标,机动车限行时间内,与机动车相关的各项污染物排放将减少63%,据专家测算大约11.8万吨。
杜少中说,有关机动车的这些措施,效果虽然是初步的,但十分明显,有信心兑现向国际社会的承诺,保证奥运期间良好的空气质量。
“从北京的地理条件和建设情况来看,减排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比较大。”他说,“北京1998年以来采取的200多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绝大部分是长效的,奥运期间采取临时措施的实践和探索,将为奥运后城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积累经验。”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