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黎7月25日电 (记者李学梅)法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日前通过研究发现,在距今数亿年前的奥陶纪,气候变化曾经导致海水温度降低。他们推测,正是这次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海洋生物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大繁荣”。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5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科学家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合作,对奥陶纪(距今大约4.4亿年到5亿年)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找到一些原始鳗鱼的化石,并测定它们所处的地质年代,随后对不同时期的鳗鱼骨骼中所含氧的同位素比例进行对比,由于这种同位素比例会随海水温度变化而变化,并反映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可以充当气候变化的“指示计”。
科学家通过对比研究后发现,在距今大约4.8亿年的时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上的气温升高,而海水的温度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此之后,全球的气温开始降低,海水温度也逐渐下降了15摄氏度。正是在这一时期,地球上的海洋生物经历了一个“大爆发”的阶段,海洋生物的种类急剧增长,数量大概是原来的3到4倍,而且最初的珊瑚礁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科学家认为,当时的海水平均温度大约相当于现在赤道地区的海水温度,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因此才出现了海洋生物空前繁荣的景象。
这一研究成果已刊登在2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责任编辑: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