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汽车在北京西长安街上行驶。当日,北京开始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以保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交通正常运行和空气质量。根据北京市发布的通告,从7月20日0时至9月20日24时,北京市机动车及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需按号牌尾号分单双号上路行驶,期间每日设置3个小时缓冲时间,0时至3时机动车上路不受单双号限制。新华社记者高学余 摄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徐宜军 肖春飞) 北京空气质量能否满足奥运会的正常举行,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建立长效机制,北京空气质量稳定改善,已经通过国际奥委会和相关医学委员会的权威认可。奥运会后,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一系列长效措施,致力于北京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奥运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使北京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26日举行的“北京市近期空气质量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在奥运会这个新的台阶上,继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让北京人民满意,让中国人民满意,让海内外华人满意!”
杜少中表示,过去所有采取的治污措施大部分是长效的,即使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包括机动车限行、重污染施工工序和重污染企业减排,还会作为非常有益的经验,在奥运会以后继续实施。
杜少中说,北京对奥运会空气质量的承诺有三项,一是每天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二是致力于全年空气质量的改善,三是保持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良好。
据了解,从1998年以来,北京进行大规模的空气污染治理。1998年达标天气只有100天,2007年达标天数已经达到246天,占全年的67.4%,9年间增长了40个百分点,四项污染物中前三项已经全年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根据已经取得的成果和采取的措施,我们可以做出科学、合乎逻辑的推断,我们有信心保持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满足奥运会的正常举行,”杜少中说。
第一次来北京的世界日报体育部主任沈珠妮说:“我这次来北京,一点儿也没有担心这里的空气质量。天有些闷热,也不是很透亮,湿度比较大,但肉眼看到的东西和科学的数据毕竟不一样,我们还是要相信每天的监测数据。”
沈珠妮说:“海外华人不但关心北京奥运会,更关心奥运会结束以后北京的空气、环境质量。”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说,他们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中国致力于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政策研究、公众宣传教育和参与等活动。从2006年开始,还和其他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等开展了“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等一系列环保活动。
“我们很高兴看到,在三年过程中,随着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群众对奥运的热情越来越增加,自己做出一些实际行动,为北京的蓝天做出贡献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张建宇说。
“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群众正在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张建宇说。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