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赖海隆杜燕)二十七日上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伟光在BIMC举行的“北京奥运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新闻发布会上称,在奥运工程建设中,仅在“鸟巢”的建筑过程中,技术创新就达五十多项。
杨伟光指出,在北京奥运工程建设中,奥运场馆结构形式多样、造型复杂、建造难度大,钢结构总用量达到十五万吨。
为达到设计要求,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勇于攻关、善于创新,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特别是奥运工程钢结构从仿真、设计、材料、加工、安装、监测以及综合利用上,取得了几十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名官员强调,主要的奥运场馆都时刻处于安全的监控中,如遇到地震、超载、事故等偶发事件引起的结构损伤情况,将发出警报。
杨伟光说,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充分利用手段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太阳能光复发电系统已在国家体育馆等七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北京奥运场馆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采用雨洪利用、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技术,使奥运场馆、奥运场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百分之八十。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张农科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主创新贯穿了奥运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现在初步的数据显示,至少有二百余项。奥运工程建设在五个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十五个以上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