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敏
缘由:电煤供应捉襟见肘
电煤供应不足,被认为是此次政策“出炉”的主要动因。
相关方面提供的数字表明,当前我省电煤储量10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减少30多万吨。此外,受地震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现不到一半的煤炭企业开工生产,日产煤炭仅15万吨左右,而仅电煤需求,全省每天就需要7万吨左右。
煤少,带来煤炭价格大幅飙升,6月我省煤炭价格翻了一番。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被寄予“解决电煤生产供应问题,保障电煤供应,调节电煤价格”三大期待。
包括产煤大省山西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均已采取相应调节办法。据悉,重庆施行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后,同等质量的电煤,指导计划内价格比我省高50元/吨,指导计划外比我省高80元/吨;湖北、湖南及长江中下游缺煤地区,差距更为明显。而建立煤炭调节基金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省煤炭外流。
用途:供应电煤企业享受补贴
2008年全省预计原煤产量7500万吨计算,实际征收率按70%计算,我省当年可征收到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约20多亿元。
这笔钱如何用?《办法》给出了4种渠道:电煤供应补贴,即对向主网火电厂、地方火电厂和纳入统调的企业自备火电厂供应电煤的煤炭企业给予补贴;电煤丰存枯用储备补贴、电煤应急调度价格补贴;地税部门代征手续费;经省领导小组批准的其他用途。
上述4大支出剩余部分,则按省40%、产煤市(州)和扩权试点县(市)60%的比例,在省与产煤市(州)、扩权试点县(市)之间进行分配,不得挪作他用。《办法》要求,基金使用单位要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资金年度使用计划、资金使用情况季度报告和年度决算、项目决算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规定向省领导小组和财政部门报送年度基金收支计划(预算)和决算。
《办法》要求,各产煤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制定的向煤炭行业征收价格调节基金或价格调节资金等有关政策、规定一律停止执行,按本办法执行。
预测:缺煤短期内仍难缓解
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建立,将使供应电煤的企业获得补贴,这是否意味着我省持续已久的电煤短缺问题将得以缓解?第一时间,记者联系部分煤炭和发电企业寻找答案。
年初以来不断高企的煤价,已让金堂电厂频频“报亏”。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该厂购买的电煤价格已较震前上涨100元/吨左右。不仅如此,由于电煤价格和市场价格差价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供应电煤的积极性。某煤炭企业则称,地震以来,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短时间内很难全部恢复产能。目前,国内山西等主要产煤省均传出缺煤消息,也影响了煤炭市场供应走向。
省经委相关人士预测,尽管调节基金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电煤供应,但短缺状况短时间内仍很难缓解。目前,我省正加紧推动暂时停产煤矿的达标复产工作,以期扩大市场供应。而外购煤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链接: 基金如何征缴
《办法》严格规定:从事煤炭开采、洗选、炼焦的企业,应于每月10日前向当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不按期缴纳的,由地税部门负责追缴,并从欠缴之日起每天按欠缴基金总额的千分之二加收滞纳金。洗精煤、焦炭生产企业购进已缴纳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原料煤,可凭供货方提供的有效凭证相应抵扣煤炭价格调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