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8日讯 (方华明) 今天上午10时,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科技奥运”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伟光,在回答记者有关是否会因为应用了绿色技术以后奥运场管的工程造价会有所提高的问题表示,新技术不一定就贵。
杨伟光说,有些新技术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开始刚被人们初步使用,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搞企业都知道,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规模的时候,企业的产品生产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果生产1千件和1万件的固定成本是一样的,1千件产品和1万件产品都被恒定的固定成本来摊销,当产品没有规模的时候,它可能贵一些,当它达到一定的规模过程当中,它不应该更贵。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在还没有形成规模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接着杨伟光补充倒,奥运场馆建设应用了新技术是不是就贵了?昨天在这里的同一时间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是奥运场馆建设当中的自主创新问题。“2008”办公室的丁建明总工程师在这里明确讲,奥运整个工程的场馆建设,并没有因为使用新技术而贵。这是他的发布所得出的结论。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可以例举三个,第一,在奥运场馆新建设当中使用的这些新技术都是成熟的、有了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第二,在整个应用过程当中,精心设计,把这些技术放在了它应该发挥价值的地方;第三,也有一部分是外国捐赠,他们在奥运大平台上也展示了它的新技术,所以综合的结果,奥运场馆的建设并没有因为使用新技术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