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7月29日上午10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古都风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谈绪祥,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温宗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张农科,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向中外记者介绍北京古都风貌保护情况,并答记者问。
7月29日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古都风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谈绪祥、北京市建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张农科、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向中外记者介绍北京古都风貌保护情况。图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在发布会上。(新华网倪宏摄)
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为躲开五顶之一北顶娘娘庙 水立方往北移了100米。
孔繁峙说,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地上、地下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在申奥成功以后,对遗产的保护加大了投入,加快了维修速度。现在我从两个方面向各位介绍遗产保护的工作情况。
第一,奥运场馆建设当中的文物保护,在奥运场馆建设过程当中做好遗产保护的工作,这项工作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在规划阶段就处理好和遗产保护的关系,在规划阶段场馆的选定,躲开了城市的遗址,躲开了地上的建筑。(幻灯片)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北京城市发展,这张图是1000年来北京城市变化发展的叠拉图,奥运场馆的建设都躲开了城市的遗址,是在它的原土城的北边,所以奥运场馆的建设和旧城的保护,在城址上处理得还是很成功的。
水立方和鸟巢最早规划的时候是在一条线上,现在水立方往北移了100米,这100米就是为了躲开北京的五顶之一,北顶娘娘庙,往北移了,这是从北顶娘娘庙看鸟巢和水立方。这是做好地上文物的保护,包括龙王庙。
第二,做好奥运场馆地下遗址和文物的保护。我们对18处奥运场馆的建设先期都进行了考古挖掘和勘探,清理出的历代文物有1500多件。(幻灯片)这是飞碟靶场,考古发掘的现场,在开工之前我们都进行考古的发掘。这是出土器物,这是五棵松体育中心出土的,这是东汉的陶器。这是明清的一些玉器。由于时间关系,就简单放这几张照片。我们处理好奥运场馆的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关于对文物遗产的维修保护工作,介绍两点情况:第一,政府对遗产保护加大了资金投入。从2000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投入1个亿的资金,和历史上相比,相当于1990年以前110年投资的总和,因为在1990年以前,那会儿的专项投入就100万,现在是1.1亿和1.2亿,这相当于过去一百多年的投入总和。这是在资金上的专项款,可以看到保护的力度是很大的。而且这八年来,政府的投入是9.3亿,社会各方带动所投入的资金超过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