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九日电 题:非洲歌舞为北京奥运添彩
中新社记者 应妮
表现非洲奥林匹克文化和历史的《非洲与奥运》图片展二十九日在北京展出,和展览一起上演的,还有当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型歌舞晚会“非洲之夜”。
连续两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非洲之夜”文艺晚会带领中国观众走进遥远神秘的非洲,来自南非、坦桑尼亚、毛里求斯、塞内加尔、卢旺达、喀麦隆、肯尼亚等国家的近百位艺术家们奉献精彩的节目。
此次参演“非洲之夜”的表演团体都是近年来代表非洲并且享誉世界舞台的“明星”,有曾为尼尔森·曼德拉、托尼·布莱尔、乔治·布什、约翰·霍华德等“国际级”人物表演的南非“鼓魂”大师,有被誉为非洲“快男”的肯尼亚卡杨巴演唱组,有专以“公主”芭蕾著称的塞内加尔芭蕾舞团以及被全世界称赞的“黑美丽”喀麦隆国家舞蹈团等等。
南非“鼓魂”艺术团的鼓声节奏明快、粗犷豪放,在原始音乐声中,令人感受到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俗称“土风舞”的赛卡集传统歌舞和音乐于一体,伴以拉瓦纳手鼓、马拉瓦纳木沙盒和三角铁为伴奏乐器,则让中国观众看到毛里求斯各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卢旺达舞蹈对三拍子节奏的强烈偏爱,以至于无论是男子舞还是女子舞,无论是奔跳狂放的战斗舞还是婀娜妙曼的劳动舞,都给人别致的艺术感受。
在这场充满土著风情的音乐和热情火辣的非洲舞蹈的演出中,还出现了一段极具中国元素的小插曲。在中国吴桥培训学校的非洲留学生更是机会难得的在本次演出中“抢占”了一席之地,他们用黑人街舞配合中国传统的“甩帽子”、“叠罗汉”,将“中国杂耍”和车技融进表演当中。
据介绍,参加此次演出的十余名小留学生是中国为加纳免费培训的杂技演员,虽然来中国学习杂技艺术才短短七个月,但所学“功夫”却日益长进,炉火纯青。杂技教练们也根据这些“洋学生”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了许多适合他们特点的节目,在兼顾杂技表现的同时更充分结合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的特色。
另外,卡杨巴合唱团更是入乡随俗地以中文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一下子就拉近了台上和台下的距离,引来热烈掌声,也将晚会推向高潮。
此间正值“相约北京——二00八”奥运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月,作为承办方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将此次演出的票赠送给了对非洲有着特殊感情的、中国卫生部派出的援非医疗人员以及NGO国际救援组织的成员。
据一位参加“非洲之夜”演出的小伙子莫里斯说:派遣援非医疗队是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内容之一,但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自己没有机会见到中国医疗队,“因为他们从不在大都市待着,总是往条件恶劣的偏远乡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