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成功七年来,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望着一片片塔吊林立的工地,许多人不禁有些担心,北京古都风貌会不会遭到破坏?如今奥运会即将举行,北京正向世界展示她独有的神韵———
奥运展现古都新风貌 本报记者 陈丽平
高楼林立,流光溢彩,这是北京,充满国际大都市气息的北京。
飞檐斗拱,红墙碧瓦,这也是北京,充满古都神韵的北京。
申奥成功7年来,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时间,北京到处塔吊林立。望着一片片工地,许多人不禁有些担心,北京古都风貌会不会遭到破坏?在奥运会即将举行之际,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历史性地提出“整体保护”概念 如今,站在北京永定门城楼向北眺望,老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的先农坛、天坛神乐署均已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先农坛西坛墙、天坛东坛墙也摆脱“重重包围”,露出本来面貌;修缮一新的天坛祈年殿已经恢复到清光绪年间重建后的风貌;京师九门之首的正阳门城楼、箭楼经过修缮加固,变得更加雄伟……这些变化,得益于北京市对首都城市整体规划的修编,得益于北京市在城市发展思路上作出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把过去城市以拆旧建新为主,转变为以保护为主,并且首次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概念。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提出的“整体保护”概念,“原则就是要加强旧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谈绪祥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为了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北京市先后组织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第二批1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在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30余片位于北京旧城,加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的总面积为2736公顷,规划覆盖面达到44%。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文物局又提出“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规划。在这一规划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中轴线的修复。已有700余年历史、全长7.8公里,将永定门、天安门、故宫、钟鼓楼连缀起来的中轴线,凝聚着古都北京最美的韵律。然而它却因1957年永定门被拆除而变成了一条失去南端点的“无限”延长线。
2004年9月,经过多方努力,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城楼在原来残留的墙基上复建,重新屹立在中轴线的南端,从而恢复了北京旧城的完整格局。
空前文物保护投入为京城整装换颜 北京前门正阳桥五牌楼,历史上曾是北京最大的木质牌楼。现在依照原状在原址复建的五牌楼又耸立在前门大街北端。五牌楼保持了五间、六柱、五楼的典雅大气风格,正中书写“正阳桥”三个金色大字。五牌楼下,不是柏油路面,而是古香古色的青白石路面。
“经过修缮后,前门大街的一砖一瓦,修旧如故,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感,”北京市崇文区常务副区长王成国说,经过此次修缮,这里再现了老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文化、市井文化集聚地的风采,实现了古都风貌焕发青春。
前门大街上,修饰一新的全聚德烤鸭店重新挂上匾额,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庄、亿兆百货、都一处烧麦店等13家老字号也将同时重张开业。这只是近年来北京古都风貌保护工程中的一项。故宫百年大修,永定门重建,菖蒲河、莲花池、元大都土城遗址、明城墙遗址等诸多公园陆续对外开放……近年来,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力作频出。这些保护项目的完成,靠的是空前强大的资金支持。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3年投入3.3亿元对京城百余项市级以上文物古建进行抢险修缮,这个数字几乎赶上了此前几十年北京文物修缮经费的总和。
原汁原味保护四合院 现在,一座座隐藏在北京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已被修缮,北京的古都风貌也由此得到更完整地展示。
“缺少四合院,北京的古都风貌是不完整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杨与古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四合院和故宫一样,是北京古都风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修建。为了保护好构成北京旧城风貌基本元素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市委、市政府开创性地给四合院颁发了“护身符”———2003年7月,首批四合院开始被挂牌保护起来。如今,北京市分3批进行挂牌保护的四合院已达658处。
“北京本着解危先行、修缮为主、完善市政、适度疏散的原则,对旧城平房区四合院进行了修缮整治。”谈绪祥介绍,修缮整治工作拆除了与风貌不协调的违法建设,维持了胡同肌理,恢复了地区风貌,改善了四合院的环境。保护、修缮好的四合院,是北京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朋友递上的一张张精美“名片”,展示的是灵动的老北京文化。
“北京正在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益彰显的现代城市魅力,欢迎各国、各地区朋友们的到来。”2008北京奥运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孙瑛今天对记者说。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