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宇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灾区没有发生疫情;没有因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死亡;社会保持稳定,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当前,抗震救灾进入安置群众和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
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防各类次生灾害,确保安全渡汛,着力保障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不松劲
截至7月24日12:00,我省无地震灾害相关的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震后70余天无大疫的奇迹,标志着全省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但是,灾后我省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不确定因素增多:卫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食品和饮用水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目前正值酷暑季节,容易导致传染病流行。
如何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加快构建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有阵地、有设备、有人员”,早日恢复正常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秩序。同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依靠群众参与”的医疗卫生防疫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配置防疫力量,在应急抢险力量退出之后,及时调整充实,始终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坚持以灾区政府为主,继续做好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在青川县,7月5日至12日,对全县36个乡镇、城区深入调查,及时新增公益性保洁人员1800余人;对粪便管理、垃圾处理场、垃圾桶等加强消杀保洁;广泛动员受灾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坚持开展“四害”消杀工作。
截至7月24日,正在全省重灾区开展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14266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人员4658人(省外对口支援733人),卫生监督人员2436人(省外对口支援551人),当地乡、村两级卫生人员7172人,坚持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
严防次生灾害确保安全度汛
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灾区没有因堰塞湖、震损水库、山体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死亡。
到6月26日,全省34处堰塞湖排险避险工作取得应急排险避险阶段性胜利;全省1996座震后受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完成,所有震损水库均降低水位运行。
然而,堰塞湖和震损水库除险和避险战斗还远没有结束:部分堰塞湖尚未彻底消险;新发现的堰塞湖和震损水库需进一步核查排险;汛期大洪水可能产生新的堰塞湖,水库仍存在溃坝可能,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目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为此,要坚持主动、及时、安全的原则处理堰塞湖、震损水库等问题,加强对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范。
在堰塞湖排险工作中,对于未完全解除风险的堰塞湖,要加强雨情、水情和堰塞体监测,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地震灾区河道两岸山体开裂现象较多,且有加深加宽的趋势,如遇余震和强降雨,形成新的堰塞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新发现或发生的堰塞湖,要积极采取工程排险和人员避险措施,迅速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并立即组织设计单位和抢险队伍实地查勘,果断处置。
为实现震损水库安全度汛,必须加强对高危险情以上震损水库逐处督查指导,以确保设计标准内洪水不溃坝,确保超标准洪水不死人,确保生活生产用水。为此,全省1996座震损水库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全省各地从7月开始陆续开展应急预案的实际演练。通过实地演练,使灾区各有关部门及水库下游群众熟悉疏散撤离预案的内容,并对应急预案中人员转移和每个可能影响群众生命安全的环节把关,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修订方案,进一步提高应对水库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目前,我省地震灾区中,一些山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处在低洼河谷地带,防汛形势严峻。为预防次生灾害,重点地段建立了监测点,实施24小时监测。要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和预警预报,制定工作预案,落实专人负责,作好防汛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避险是第一要务。在经过专家认定后,将处于危险地段的群众异地安置。同时,搭建过渡安置房的地带,同样要避险选地,必须排除山体崩塌、地基沉陷、泥石流等危险。而对群众可以不搬离的地带,要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确保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