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前物价上涨因素较多
部分原因难以用调控来消除
抑制通货膨胀应成长期目标
既不能拖也别指望一蹴而就
按照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7.9%,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1%,较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
上半年抑制通货膨胀的重任完成情况如何,仅仅看统计数字是不够的。如果离开科学的参照坐标,枯燥的统计数字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需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需要搞清楚的是本轮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中,哪些是可控的,哪些又是不可控的。另一方面,从抑制通货膨胀的预期效果来看,不仅仅要看到正面效果,更要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前段时间的经济过热固然是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因,但绝非唯一主因。从影响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看,有些是很难被调控的。
第一,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冲击。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一度接近每桶150美元的高度,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最高也上涨96.5%,而近年来中国对进口石油和铁矿石依存度都达到一半以上,国际市场石油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向国内传导。相比之下,由于成品油定价体制没有完全放开,石油企业从国际市场高价进口原油后却不能完全将涨价压力向下游传递,而钢铁企业在向下游转嫁进口铁矿石涨价压力过程中却比较容易一些。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大米价格一度还突破每吨1000美元大关。虽然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存度并不高,但由此形成的国际影子价格客观上加大了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
第二,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拖累。今年上半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冰雪、地震和洪水等3场罕见的自然灾害,救灾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客观上加大了对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的需求,造成了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会导致部分消费品价格的跟风涨价。从近几个月来看,PPI上涨后,CPI也会尾随上涨。
第三,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汇储备增加影响。随着累计起来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以及国际投机资本的纷至沓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而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外汇占款的增加,客观上也加大了货币流通量。
正是因为存在着上述复杂的背景,我们更要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清醒认识,不能因为CPI这个指标比前几个月稍微有所改善就掉以轻心,一定要看到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与此同时,既然上述因素并不能够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彻底消失,那么,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只要尽力而为,即使全年CPI涨幅略高于年初确定的4.8%目标,也是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
迄今为止,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尚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物价水平虽然呈现出比较缓慢的上涨,但社会经济体系也能够逐渐适应并且消化这种通货膨胀。也应看到,如果对通货膨胀的上升势头不加以约束,当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很有可能发展为危险的通货膨胀。
从下半年来看,经济工作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从目前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如何发展、人民币升值何时“达标”、出口退税政策是否会调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如何波动等诸多变量依然有待进一步明确。既然如此,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也不宜定得过于死板,对GDP的增长也不能提出过高要求,GDP增长率如果能够高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保八”要求也就算说得过去了。
作为各项经济工作的重心,抑制通货膨胀在现阶段应当是刻不容缓的,但由于各种不可控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抑制通货膨胀更应当成为宏观经济的长期调控目标。总的来看,面对着抑制通货膨胀这一首要任务,应当掌握两条原则:一是不能拖,二是不能急。也就是说,抑制通货膨胀要立足于“速战”而非“速决”,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白明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