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赵秀玲,武警水电部队三总队副总队长,1983年入伍,历任技术员、股长、总工程师等职,先后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当选为第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获四总部颁发的“全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奖”;2001年被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十大女杰”,并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能够站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站,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幸福,那些曾经吃过的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991年,时任武警水电第一支队司令部工程股副股长的赵秀玲,正在河北潘家口水库施工,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与西藏雪域高原结缘。
西藏拥有5600万千瓦可发电的水力资源,占全国的1/6,但到上世纪80年代末,被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仅有0.3%。在当时全国28个无电县中,西藏就占了21个,许多藏胞还靠蜡烛、酥油灯照明,60多种丰富的矿藏资源因无电力保障而难以开采!
“没有现代化的能源建设,就没有现代化的西藏”。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西藏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武警水电指挥部受领任务后,开始在全部队挑选精兵强将进藏,同为天津大学水工专业毕业的赵秀玲和丈夫张文彪都在入选之列。
羊湖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间,要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腹地中凿通一条近6公里长的隧洞,引羊卓雍湖水发电。当时一些外国水利专家断言:“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建大型电站无异于自掘坟墓”。隧洞内的含氧量极低,徒手在洞中走,心脏的负荷量相当于内地背着100斤重的麻袋上台阶。因此,这里被官兵们戏称为“夺命洞”。面对困难,赵秀玲坚定地说:“只要有毅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1993年初,总队从鏖战正酣的羊湖电站工地抽调精兵强将,到那曲地区修建查龙水电站。查龙离藏北无人区仅有几十公里,风沙大,最低气温达到-41℃……副总队长王华僧相中了技术拔尖的赵秀玲,特意点将:“查龙水电站的技术总负责非你莫属,敢不敢去?”赵秀玲看着满头白发的王华僧,说道:“您敢去,我为什么不敢!”
上了查龙,不怕苦的赵秀玲落泪了,从没想过这么苦。7月份,那曲已经飘落鹅毛大雪,张大了嘴也吸不到多少氧。大家劝她下山,赵秀玲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没地方洗澡,赵秀玲就学着男兵一样,用柴油发电机的循环水冲一冲,结果是洗前一身汗味,洗后一身油味。1993年10月30日,那曲河截流,当截流戗堤一米米向前延伸时,对岸山体却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出现崩坍。一连20多小时,赵秀玲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不断修正截流方案。到第二天凌晨5时,截流最终取得成功,创造了高寒地区当年进点当年截流的施工奇迹。流淌千年的冰冷那曲河被水电兵开凿出了光明,查龙电站的建成结束了藏北无电的历史。
16载风雪高原路,由武警水电官兵施工建设的20座水利水电工程在雪域高原上巍然屹立,总装机容量占西藏自治区总装机容量的70%。祖祖辈辈烧牛羊粪火取暖、点酥油灯照明的藏族同胞看上了电视,用上了冰箱,生活日新月异。
这一座座电站也见证了赵秀玲的奋斗历程:她翻过车,遭遇过泥石流,多次因高原缺氧晕倒在施工现场,还患上了头发脱落、记忆减退和心肌肥大等高原病。赵秀玲却乐观地说:“能够站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站,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幸福,那些曾经吃过的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 1 2 3 4页
“作为一名水电兵,除了要有一腔报国热情,还要不断超越自己,力求在工程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自19世纪末美英法等国建造第一批水电站以来,还没有人在海拔4400多米的高处建造水电站。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建水电站极少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挑战困难,才能创造奇迹。
在羊湖电站引水隧洞掘进过程中,渗水问题成为施工中最大的“拦路虎”。隧洞初步形成后,破碎地层的地下水便朝洞里奔涌而来,洞壁上的混凝土刚一浇上,就被渗水冲得一干二净。有一次,官兵们刚从洞中走出来,隧洞就塌方了一大片。为解决这一问题,赵秀玲白天在工地上仔细记录数据,晚上挑灯夜战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她跳出以往的规范,指导官兵先把洞壁上一些小的出水点堵住,让渗水相对集中地从大的出水点涌出,然后接管子、挖槽子、装水泵,将水集中排出洞外,同时,向混凝土中添加速凝剂,把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由常态的2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内。经过近30次的试验,官兵们成功地将渗水拦在了洞外。这“一堵二排三速凝”的处理方案,彻底解决了高原水电站建设中的“拦路虎”,使得羊湖电站于1998年顺利竣工发电。驻扎在羊湖的外国专家服气地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军人OK!”
2004年初,西藏直孔水电站围堰严重渗水,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赵秀玲当天就赶到工地,带领技术人员来到深达30多米的基坑,反复查看渗水流量,计算灌浆深度,修改施工方案。经过连续16个小时的测量,赵秀玲终于找出解决办法,实现了两条导流洞的顺利贯通,打破了西藏冬季混凝土浇筑无法施工的历史。
在施工中,赵秀玲要求每干一项工程都要不断超越自己,力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杀手锏技术。赵秀玲彻底解决了西藏水电建设史上“十坝九漏”的难题;她带领修建了堪称“高原水工建筑小百科全书”的沃卡水电站;她参与建设的满拉水电站大坝工程被授予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她带领科技人员编写出《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使部队一次性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金字招牌”。
第 1 2 3 4页
“我并不想当"女铁人",之所以坚持,只是不敢辜负肩上的责任”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一名女军人,心中有最深的感情湖,能忍受最长久的孤独,也能抗衡难以预知的痛苦。赵秀玲的情感世界就是这般。
在赵秀玲25年的部队生涯中,她曾经先后3次想到过转业。
初进西藏,赵秀玲向领导汇报,自己一定好好工作,也希望组织上能够考虑两三年之后,她和爱人能有一个调回内地工作,以便照顾家庭。为了工作,儿子尘尘9个月时,赵秀玲便硬起心肠,把尘尘送到河北老家,让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儿子两岁多时,赵秀玲回去休假,儿子却躲在老人的身后,怯生生地叫她阿姨。亏欠孩子的实在太多,她是如此想尽一个母亲应尽的职责。1993年底,从查龙电站凯旋后,赵秀玲向总队领导提出转业申请。在西藏工作了10多年的副总队长王华僧语重心长对她说:“你看西藏现在还有多少地方缺水断电,你就忍心这样走了吗?”随后,赵秀玲的转业报告被组织上退了回来。赵秀玲很伤心,大哭一场。可哭归哭,擦干泪水,赵秀玲又踏上了去羊湖电站的征程。
“转业不成,就消极对待工作,这不是我的性格,只要我还在部队,就会尽最大努力干好工作。”赵秀玲又风风火火在工地上奋战了两年。1995年,儿子尘尘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再次让赵秀玲心中掀起波澜。那年底,电站顺利竣工。在庆功聚餐会上,赵秀玲表达了想离开部队的念头,战友们一起盛情挽留她。面对和自己并肩战斗多年的战友,赵秀玲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责任。想到长年累月默默奋战在“生命禁区”的战友们,想到他们为点燃世界脊屋的万家灯火献出了青春、鲜血乃至生命,赵秀玲又打消了转业的念头。她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母亲,难以割舍骨肉亲情。但是我又是一名军人,必须把心中的爱献给自己的祖国,绝不能当逃兵。”
2002年,又一次人生选择摆在了赵秀玲的面前。此时,双方父母都已年迈体弱,照顾孩子已经力不从心,孩子也马上面临中考。作为当选武警部队十大忠诚卫士、中国十大女杰的赵秀玲被组织考察任命为总队总工程师,当时丈夫张文彪是总队副总队长,按照规定,夫妻俩不能同时进入同一级党委班子,何去何从?作为妻子,赵秀玲对丈夫充满愧疚。一次,丈夫张文彪由于劳累过度,心脏停跳晕倒在施工现场,被送到医院实施抢救。赵秀玲赶到医院后,看着昏迷不醒的丈夫,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亲手为丈夫织一件毛衣作为弥补,可7年过去了,一件毛衣到现在也没有织完……赵秀玲想,丈夫热爱水电事业,把他一个男同志留在部队,会更有作为,自己年龄也大了,转业回地方能更好地尽一下做妻子、做母亲的责任。但是丈夫张文彪也有自己的想法,妻子是个事业上的女强人,如果让她转业会留下终生遗憾。最终,张文彪向组织递交了转业报告。
在外人眼里,赵秀玲经历了太多艰辛,可在她看来:自己是如此幸福。在儿子尘尘16岁时所写的一篇作文里,我们似乎能找到理解赵秀玲的感受,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遥远的爱》: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此时是在翻越高山,还是在越过江河,我想像不出来,我只知道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光荣,我曾因为你们不能送我上学而埋怨过你们,因生病你们不在身边而恨过你们,当邮递员叔叔送来你们寄给我的学习参考书的时候,当电话里传出声声关切问候的时候,当又一座水电站发电你们向我报捷的时候,我明白了我在你们心目中的位置,我懂得了你们付出的价值所在,我感受到了那份遥远的爱……我知道西藏的山好高好高,西藏的水好凉好凉,多保重亲爱的爸爸妈妈,远方的儿子永远支持你们!”
第 1 2 3 4页
编后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25年前,从天津大学毕业的赵秀玲,来到武警水电部队,成为一名同江河为伍、与大山为伴的水电兵。1992年,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被人们喻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从事水利水电施工,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把党的温暖与关怀送到了世界屋脊的千家万户。
16年来,赵秀玲始终心系藏区同胞,她以顽强的作风、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素质,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她先后参加了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满拉水利枢纽工程、阿里狮泉河水电站、拉萨河直孔水电站等国家重点援藏项目建设。她矢志不渝,始终瞄准水电工程前沿科技,不断创新,攻克了高海拔地区水电施工的诸多技术难关。她在点燃一盏盏高原明灯的同时,也在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与理想,为促进西藏繁荣稳定、巩固藏汉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第 1 2 3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