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的对话
同为奥运圣火天津传递的使者,让我和孙葆丽有了更深的接触。有着睿智的思维、机敏的反应、出语不凡的谈吐,还有天津人的爽朗和热情,孙葆丽给了我便于接近、一见如故的感觉。
孙葆丽
北京奥组委高级项目专家;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培训处处长;2000-2001年就任北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2008奥运会申办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
不解的奥林匹克之缘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专攻奥林匹克研究,又是这方面的教育者;现任北体大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正是有如此学历和经历,孙葆丽选中了世界体育史中的奥林匹克史一个章节,作为重点研究并潜心教学,由此取得丰硕成果,一发不可收拾。
孙葆丽有幸抓住了逢时的机遇。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京举行,她应邀做的主旨发言——《妇女与奥林匹克运动》一炮走红,孙教授与奥林匹克有了更深的情缘。接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她接受由萨马兰奇主席亲自签发的邀请函,出席了这届奥运会的一系列活动。孙葆丽的名字、名声由此与北京申办奥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2000年开始起草申奥报告时,她非常有幸地参与其中,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开幕、闭幕式和火炬传递部分的作者之一。记者还记得当年莫斯科陈述报告的情景,北京申奥的报告打动人心、精彩纷呈,取得了完满的成功,孙葆丽潜心的作品为申奥报告增色不少;而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和申奥评估、陈述专家,在莫斯科孙葆丽教授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在这几年筹备北京奥运期间,孙葆丽又成为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评议委员会委员,紧张有序地投入工作。“我和奥林匹克乃至北京奥运会有如此深的缘分,这是我人生的荣耀,幸福的一生。”孙葆丽的话发自肺腑,很值得我们为之庆幸,值得我们尊敬。
不解的人文奥运之缘
“志愿者,一个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感到温暖的名字。”孙葆丽确实出口不凡,听了她的侃侃而谈,瞬间中让我想起了于丹。孙葆丽的语言、情致和声音不啻为“奥林匹克于丹”。
担任志愿者培训处处长之后,孙葆丽以她敏锐的眼光和研究能力,对志愿者的服务作了最好的、最为贴切的诠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多么形象、美好又极富哲理的诠释。
她介绍说,奥林匹克作为大型国际赛会,相互了解,增进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其中,包括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她说,2006年申请的志愿者就已经达到1125799人!这一惊人的数字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奥运志愿者?孙葆丽凭借多年理论联系实践的体验,又为这一课题作了深刻而令人豁然开朗的揭示。她首先强调:“每一个报名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人,都将成为志愿者精神的火种!”她把志愿者的崇高使命升华了。
她进一步阐述她的观点,“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这是志愿者最大的特征。这个微笑的背后,是应该具有的知识和素质,必须是以高水平的服务技能为基础的自信的微笑!”
孙葆丽对志愿者各个方面的研究可谓倾注心血,不少见解让我们听后倍加叹服。
“志愿者的奉献是第一位的。”她列举说,如果志愿者认为能与刘翔、郭晶晶等名将零距离接触,便可以近水楼台找他们签字,那就大错特错了。“女性志愿者具有天然优势”“志愿者与做好人好事不同”等,为这一群体作了“应是一支有极强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定义。
孙葆丽奥林匹克研究的成果显而易见,越来越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清华、北大、林业大学、音乐学院等许多北京高校都请她讲座,她义不容辞地为师生解读奥林匹克历史、起源、发展和精神。而她《奥林匹克之路》《奥林匹克读本》等专著也相继出版面世……
不解的家乡情缘
来津传递火炬之前,孙葆丽是天津人的事儿鲜为人知。她的两个弟弟,一是著名足球国际裁判孙葆洁,一是在体育总局训练局从事足球方面工作的孙葆刚。孙葆洁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孙葆刚为研究生,也都是毕业于北体大。与姐姐一样,就学和从事的工作都没离开体育,这缘于他们的父亲——孙凤岐的培育。
孙凤岐,又是一个少有人知晓的名字。1949年,22岁那年毕业于天津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即天津体育学院前身。曾与津门足坛名宿赵光济(原天大教授)等效力华北足球队,同篮坛名宿曹宝元(原清华教授)一起打篮球,并在田径等项目上有较深造诣。
孙凤岐当年响应号召到山西当了一名体育教师,在当地甚有口碑,受到人们的尊重。正是在他的教育和亲手调教下,几个儿女自幼便活跃于体育场,各有专项技能,逐渐成为学体育、干体育的优秀人才。
孙葆丽回忆说,从小父亲就给他们讲为人做人,讲体育理论,讲奥运会知识,带他们看比赛,带他们练习……于是,孙葆丽的奥运情怀早就生于心中,才有了今天取得的成就。
现今81岁高龄的孙老,身患半瘫仍难解奥运情缘。得知葆丽到天津传递火炬,执意要回老家为女儿加油助阵。结果在众人的扶持下,老爷子坐着轮椅乘车由北京赶来天津,亲眼目睹了家乡“祥云”传递的盛况,老爷子喜不自禁。
孙葆丽更是为能在津度过这一神圣时刻而兴奋不已。“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她告诉记者,100年前,天津《新青年》杂志载文提出的3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一个人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然而这在当时无疑是渺茫的梦想。
她说,我对天津的情怀,就是缘于家乡天津是中国奥林匹克的源头,一个《新青年》,一个奥运先人张伯苓;缘于天津作为最先引入现代竞技体育的贡献,才有后来遍及中国各地的发展。“百年奥运,梦想成真,我为天津骄傲,更为北京奥运骄傲!”
津报集团奥运报道组记者 白金贵
本组撰文
津报集团奥运报道组 火炬团队
本版摄影
津报集团奥运报道组 摄影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