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全面振兴(组图)

  编者按7月25日,市委宣传部组织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在市委党校举行学习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座谈会。与会的理论工作者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振兴”为主题,就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如何积极推进《意见》的实施,高质量完成沈阳全面振兴“五大任务”,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本版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片断刊发,以飨读者。

  科学发展全面振兴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谢晓娟

  沈阳如何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辉煌成绩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发展前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这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沈阳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
市委全会通过的《意见》从思想基础,改革途径,具体措施,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回答这一重大问题。

  一、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是沈阳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思想保障与机制保障。沈阳市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未来沈阳的发展也越来越依靠思想上的大解放,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超前的思维,更大的勇气和胆略,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冲破传统模式的羁绊,运用创新性的思维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改革开放是沈阳市实现发展的动力,是思想解放的具体体现。沈阳的巨大变化取决于对老工业基地的大刀阔斧的改造,取决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需要加大力度,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五大任务”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现实举措。做优发展空间把沈阳以及周边城市放在一个全局中通盘考虑,突出了以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沈阳经济区的区域空间和城市产业空间的战略,凸显沈阳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做大中心城市要凸显的是沈阳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从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角度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做强县域经济,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心城市的发展的战略,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则是实现沈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的途径。

  三、以人为本、造福人民是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目的与价值。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沈阳在经济又好又快的基础上注重解决人民的就业、教育、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住房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中人的目的性,即立足于改善民生并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沈阳这座中心城市要“做大”,不仅是规模扩大、人口增多这种“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一是中心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二是把产业做强做大,三是塑造大都市形象,提高中心城市的品位,使沈阳既有中心城市良好的外部特征,又有聚集人气、凝聚人心、吸引人的“眼球”的综合实力和内在素质。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沈阳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好五大战略:一是产业集群化战略,努力发展大企业集群、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集群、重化工业集群;二是产业链整合战略,以市场为动力、以产业为载体、以企业为主导,通过产业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产业链整合的协同效应;三是企业集团化战略,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沈阳的企业(集团);四是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协同性和自主性的中小企业;五是逆向式自主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性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快东北金融中心建设,努力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的金融规制、金融信息、票据交换、产权交易、资金汇集、金融教育科研和金融创新等“七大中心”,充分发挥盛京银行作为区域性“总部银行”的作用;二是把沈阳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通过沈阳近海经济区实现与营口港的“港腹联动”,并通过各种物流园区形成连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东四盟(市)“黄金通道”或物流中心;三是加快沈阳创意事业的发展,打造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影视传媒、数码创意、休闲娱乐等创意产业集群。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沈阳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大东北城市群”的服务作用或带动作用。今后主要应强化两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强化沈阳中心城市的功能性服务。二是强化沈阳中心城市的基础性服务。

  做大中心城市 推动科学发展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林木西

  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城市,是市委这次全会着力强调的重要问题,当然,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沈阳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三维坐标:创建一体化的沈阳“生态系统”的认知基础。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做任何一项目工程均要遵循三维坐标,即时间维、知识维和逻辑维。对照沈阳的一体化“生态系统”建设而言,时间维就是按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知识维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把沈阳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整体,构建一体化的沈阳“生态系统”;逻辑维,其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推广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其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项目筛选。其三是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强对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环境治理。其四是积极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成为全市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建设沈阳“生态系统”的内容选择。在功能分区方面,根据市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和生态系统适宜性,将沈阳城市按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再生区三个功能区。规划结构方面,应构建“二系、三轴、四区、五圈”。“二系”:一是由浑河、蒲河、丁香湖和九龙河构成的外生水系;二是由穿越城区的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河三条人工河及沿河两岸绿化带构成的内生水系。“三轴”:东西一主轴:以东部的人工生态湿地公园、仙女湖公园、劳动公园和西部的鸟岛生态区、东陵公园、万柳塘公园、南运河景观带为基点,把零散的绿地联系起来,打造一条横向贯穿沈城的自然生态走廊。南北二次轴:一为联系奥林匹克公园、五里河公园和北陵公园的生态轴线;二为联系浑河湿地公园、罗士圈公园和友谊宾馆公园的生态轴线。“四区”:即西部工业重镇生态保护区、东部现代服务业生态保护区、南部高新技术生态保护区、北部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生态保护区。“五圈”:主要是以浑河生态带、鸟岛生态区、蒲河岛生态区、丁香湖公园、人工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组成原生态圈。

  构建一体化生态系统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戢守峰

  做优发展空间需找到支撑点

  辽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天维

  做优发展空间是市委面对新一轮竞争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沈阳全面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做优发展空间的含义:一是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加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即全市的四大发展空间和各区县的产业园区。目前,做优沈阳发展空间,已经从要领走向了实际操作,其中,有三个问题要认真解决好。

  第一,政府作为。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说:“如果没有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府的积极推动,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上取得进展。”然而“政府可能会由于做得太少或做得太多而遭到失败。”

  第二,靠市场。世界主流理论都强调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富裕靠的都是市场。市场虽然也会失灵,不可简单迷信,但它的力量与神奇我们是要高度重视的。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拉斯在长期对荷兰、日本等国的研究中发现,它们虽然拥有较少的资源,但在其经济和政治上取得了远远超出其小国应有的地位,原因则是建立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市场机制。为此,我们要在提高市场化程度上下功夫,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带来在做优发展空间中看得见的效果。

  第三,靠文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韦伯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即新教伦理的重要意义的探究。通过对大量经验的汇集与分析,他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发生、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方法论,为我们做优发展空间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线文化研究的途径。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有序化;能够扩大再生产,使发展获得支撑力和牵引力,我们在做优发展空间过程中应重点考虑。

  强化县域经济 做好“五篇文章”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戴蓬军

  市委全会通过的《意见》,将做强县域经济摆到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沈阳全面振兴的“五大任务”之一,倾全市之力促其发展,这是实现沈阳社会、经济、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沈阳做强县域经济应做好以下五篇文章:一是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辽宁及东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的增值潜力不可低估,农产品产后环节大有文章。二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区位和环境,明确各自县域的特点,有重点地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三是促进市区资源向县域的转移,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沈阳市区工业企业向县域转移,推动县域工业发展。通过实施市区工业企业向县域梯度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沈阳一、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形成沈阳由外向内的一、二、三产业经济带。市区企业的转移,同时也是市区高素质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的转移,更是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技术的转移,甚至能够促进县域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四是提高农业营销管理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注意发现和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农产品经纪人,鼓励创办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将其做大做强,使之能够引领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积极打造农产品名、优、特产品,发展绿色、有机、安全食品,使之成为沈阳的标志性品牌;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媒资讯造势,积极开展营销管理活动,以品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五是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保证县域经济发展。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支持,创造和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和制度措施。

  市委全会在今后沈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任务”中着重部署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这是沈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新时期执政党新的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并成为沈阳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沈阳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科学技术、人均收入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我们所面对的任务,不仅是要在上述各方面的指标上进一步追赶先进地区,更重要的是解决非均衡的发展,通过社会建设促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民生问题的解决应以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形成机制为基础分析的框架。一般地说,社会分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结构化的过程,社会学家对分化特征与机制的关注,对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持续、广泛、深刻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不仅发生在与传统体制相联系的体制内社会,也发生在市场机制调节的体制外社会,不同的分化机制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的正当权益和诉求,构成了当前普遍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全会《意见》提出的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和谐促进稳定,开展区县(市)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内,进一步健全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矛盾特点的利益表达渠道和社会稳定机制。

  着力改善民生,夯实社会建设基础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刘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