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很多高校学生都为学生们布置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希望大学生们能利用假期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自己,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可连日来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学生假期打工实践,出现了“学生热,聘者冷”的现象。
呼市职业学院大二的小陈准备利用因为学校搬迁放的三个月暑假,好好地实习打工,一方面为自己挣点生活费,另一方面充实暑假生活。但放假以来,他找工作的情况并不乐观。小陈告诉记者:“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暑期工,我想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在采访中,类似小陈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虽然很多大学生不要求高薪水和好岗位,只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些基层锻炼的机会,但这样的单位却很少。首府一家连锁餐饮店经理向记者说出缘由:“用人单位之所以不愿招收暑期工,主要是因为很多岗位是需要培训的,可是暑期学生工培训上岗后没几天就要开学了,白费功夫。再者一些学生社会经验太少,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常常会中途辞职,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不愿意见到的事情。而且现在按规定用工就要签劳动合同,可是暑期学生工只干一两个月,还没过试用期,怎么签合同?这也是个问题。如果不签合同,一旦出了问题谁负责?”她坦言,招收暑期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如何调节这方面的问题呢?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列部的李岩老师分析说,其实这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面的事,学生在假期打工确实是有些特殊性,对用人单位来说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应该得到鼓励与支持的,作为用人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的岗位供学生假期来打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提高企业的声誉,扩大企业的影响。这并不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文/马小丽 白静)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