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希腊作家在神庙的台阶上展示新作,剧团的男演员们高声朗诵新近完成的悲剧片断,醉意阑珊的行吟诗人在寻找缪斯的灵感,画家们展示着他们刚刚为运动会创作的画卷……”伟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从古至今就是文化艺术的盛会,是人类的狂欢盛典。
正如古希腊诗人品达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30周年所写的颂诗:“啊,竞争的光芒不断闪烁,奥林匹克,真理之源。”
奥林匹克,也是艺术之源。所谓艺术,乃“真理的另一种形式”。
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是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厚重灿烂的华夏文明亲切地拥抱,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性汇合。
小说《最后一课》 多少年以后,八字胡已经变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回想现代奥运会走过的艰难、光荣历程,他的思绪,注定会停留在梦开始的那个地方。
教堂的大座钟打了12点,随后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从教室窗口传来练操回来的普鲁士军队的军号声……哈迈尔老师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小弗朗茨从来没理会过他的老师是那么高大的个子。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我……我……”老师的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出心头的那句话。
他于是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按着笔,尽可能大地写出了: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留在那里,头倚着墙,不说话,用手向大家表示:“课上完了……去吧。”
11岁的顾拜旦,在他生日的这天午后,含泪读完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是父亲的朋友都德写的,他把这本小说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顾拜旦,还在书的扉页上签了名。
小说描写的普法战争背景,正是顾拜旦出生的第7个年头。惨败的法国,不得不忍受割地赔款的屈辱。年少的顾拜旦,经历了祖国被打败,割让洛林和阿尔萨斯的耻辱。
“学校的屋顶上,有一群鸽子在咕咕地低声鸣叫,我一面听着,一面心里发问: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鸽子用德国话鸣唱?”
读着,泪流满面的顾拜旦,仿佛自己变成了小说中的小弗朗茨。战火已经烧到国土上,天真的小弗朗茨终于感到可怕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他再也不能学习母语了,与祖国的语言分离是多么的痛苦和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天应该是现代奥运会开始萌芽的一天。都德、《最后一课》、普鲁士、战争,看似无关联的几个事物,却碰撞出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创举——奥运会。
对战争的憎恨、逃亡的悲苦,让少年顾拜旦立下志向,一定要让祖国复兴,但不是通过战争。直到他成为巴黎政治学院的历史与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个法国都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中,顾拜旦心灵迸发出“用体育唤醒法国”的激情。
从此,他把目光投向希腊的奥林匹亚,投向那个让他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伟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想,就出自《最后一课》这篇中国人十分熟悉的课文的灵魂激荡。
这或许就是历史,一个神奇的历史。
第 1 2 3 4 5 6 7 8页
雕塑《掷铁饼者》 他和她不同。我们看蒙娜丽莎,她也在“看”我们。从眼眸里射过来的目光,比我们更专注、持久,更蕴含深意。我们看“掷铁饼者”,他却看向“力”的抛射点,他用目光,将观众的目光,引向凝固的那个“力”。
这尊创作于公元前450年的雕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经典瞬间。
著名雕塑家米隆,运用写实手法,刻划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捕捉了运动员弯腰屈臂、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此时,男子所有力量,都凝聚在爆发的临界点上,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充分地伸展开来,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洋溢着生命力的激情。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起来,获得暂时的平衡。雕像充满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传递出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顾拜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第一次在罗马宫殿看到“掷铁饼者”,他被深深迷住了,执意要把雕像带回家。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在商店里给他买了个仿制品。
从此,在这个小男孩的玩具里,“掷铁饼者”成了他的最爱。以至他成年以后,“掷铁饼者”都在岁月的苍茫处,像神一样看着他,成为他日后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象征。
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曾以雕塑《掷铁饼者》作为视觉形象之一,向全球传达奥运精神。
这座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古希腊雕像,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在人间演绎着人们追求奥林匹克精神不朽的辉煌。
第 1 2 3 4 5 6 7 8页
诗歌《体育颂》 191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现代奥运会,诞生了近代世界体育史的经典诗篇《体育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正处于初创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体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顾拜旦心中,恢复奥运会仅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始,这并非是他的最终目的。他要实现的奥林匹克理想还有漫长的道路,他担心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会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精神污染。他的目的,在于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以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
贵族出身的顾拜旦,原本并不太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因为他感到那里有太多的悲怆。现在,他一遍遍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大约就是在暴风骤雨般激烈的音符中,像火山岩浆一样喷薄出来的——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源泉。你突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是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他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和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体育颂》全诗共9段,第1段是全诗的灵魂,用比喻手法,歌颂了体育的至高无上和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字里行间渗透了顾拜旦崇高的体育观。
第2段至第9段,他分别用:你就是美丽;你就是正义;你就是勇气;你就是荣誉;你就是乐趣;你就是一片沃土;你就是进步;你就是和平,浓墨重彩歌颂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在这个伟大的诗篇里,顾拜旦概括了奥林匹克的梦想,从中提炼出“和平、进步、友谊”的奥林匹克口号。
在参加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文艺竞赛时,顾拜旦出乎意料地用了一个法国名和一个德国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
这似乎成了一个不解之谜。有人猜测,这可能基于他所倡导的“费厄泼赖”的公平竞争原则,为使评委能公平评判,而用了笔名;其次,国际奥委会委员、匈牙利人梅佐博士解释,此举是想告诉人们:即使像法、德这样有着世仇的国家,也能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中,增进互相了解而友好相处。
无论怎样,《体育颂》蕴含了这位奥林匹克运动先驱者的全部体育思想。
此诗,在本届奥运会“缪斯五项艺术比赛”中,荣获奥林匹克文学艺术比赛金质奖章。从此,它成为奥林匹克这项伟大事业的精神指南。
第 1 2 3 4 5 6 7 8页
电影《火的战车》 影片根据两个青年短跑选手——艾里克·利迪尔和哈罗德·亚伯拉罕,为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顽强锻炼,最终取得冠军的真实故事改编。
两个年轻人,一个为了反抗对犹太人的歧视,一个为了从属自己内心的信仰,报答上帝给予自己的跑步天赋,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场为了荣誉的战斗。
据说,制片人戴维·普特南最初从《奥运会正史》中发现了这个故事,他后悔没能更早地看到它。
《火的战车》当属伟大影片的行列。这不仅因为,它获得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不只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体育题材电影所获得的最高荣誉,而是它以崇高的气质,纯净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有关信仰、荣誉和奋斗带来的激情。影片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只有来自对一种信念孜孜不倦的追寻和奔跑。
“火的战车”满载理想与信念,轰隆开来,在烟云火柱中播撒信仰之光,而片中主人翁,那个叫艾里克·利迪尔的苏格兰短跑天才,他今在何方?
艾里克·利迪尔在那年男子400米比赛中,打破了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他带着奖牌,返回了他的诞生地——天津,继续他的传教生涯。烽火年代,他和天津其他1500多名外国侨民,被日军拘押在山东潍坊县集中营。而此时,他的大脑里,正有一颗恶性肿瘤,在悄然吞噬他的生命。
1945年2月21日深夜,43岁的利迪尔在遥距故乡万余公里的日军集中营里,为自己做完临终祷告后,离开人世。这一天,距日本宣布投降还剩下不到半年时间。
他被葬于中国潍坊。那里有一座为他立起的墓碑,上面镌刻着这样的碑文:“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翅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
“火的战车”如同神迹,代表了坚持信仰并得到最终的升华,那灼人眼目的火焰和力量,便是信仰的光芒。当初,科林·韦兰特被诗人威廉·布莱特的长诗《弥尔顿》所震慑,为影片取名为“火的战车”,现在这首优美无比的诗,成了献给那位长眠中国的英雄的挽歌:
“把闪闪发光的像金子似的弓给我,
把蕴藏着希望之火的箭给我,
把锋利的长矛给我,
把火的战车带给我。
我决不从精神战争中退却,
我的宝剑也不会在手中长眠。”
第 1 2 3 4 5 6 7 8页
乐曲《满江红》 一曲“满江红”,源自祖国母亲深沉的胸膛,血一样飞迸而出。
《满江红》,我国宋、元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曲调因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得以广泛流传。
词描述岳飞回忆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想到而今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靖康之耻犹未雪,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并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曲子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宋哲元领导的国民党第29军,在卢沟桥事变中一战成名,该军的军歌就是由《满江红》谱曲改编而成。在国难深重的时刻,乐曲《满江红》成为鼓舞军民斗志的战歌。
一代伟人毛泽东,非常敬重岳飞的民族气节和文韬武略,一生常吟《满江红》。1972年尼克松来访时,他令奏《满江红》乐曲为接待音乐;晚年的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时,还让人在手术过程中放《满江红》音乐。
一曲“满江红”,轻飏直上重霄九。
这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悲壮出征洛杉矶奥运会的4年后,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当他又一次高擎旗帜出现在奥运赛场时,人们看到,这一次,他不再形单影只,他的身后站着139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只可惜,中国在竞技项目中接连失利,壮志未酬,而表演项目却出奇制胜,声名大振。我猜想,那一曲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就是在低沉伤感的气氛中响起的,它有如旋风一样,扶摇在异国的土地上。伴着乐曲,中国武术运动员尽情表演了单刀对枪、空手夺枪等精彩项目,令欧美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当地报纸盛赞中国武术“具有艺术、舞蹈、奋斗三大特色,反映了中国人悠久历史文化及尚武精神。”英国《泰晤士报》评价:“看到他们,你可以感到东亚睡狮正在苏醒……”
这是中国武术队首次亮相欧洲赛场,也是中国武术首次与奥运的亲密接触。
第 1 2 3 4 5 6 7 8页
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
读过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的人,他的人生会长久澎湃奋斗的激情。
30年前的1978年,作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和理由的《扬眉剑出鞘》,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这年6月1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刊发于《新体育》杂志的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随后,新华通讯社全文转发。第二天,全国及各省市的大小报纸,几乎全部刊载此文,轰动全国。
诗篇一样的《扬眉剑出鞘》,字里迸火,行间燃情,跳动着时代的强烈气息。
一辆闪着红十字标记的救护车和两辆小汽车,驶出马德里体育宫,沿着公路向前疾驰。
这是1978年3月26日的晚上。透过车窗望去,西班牙的首都沉浸在深蓝色的夜幕里。朦胧的建筑物,晶莹的喷水泉和闪烁迷离的灯光从窗外一晃而过。马德里的初春的夜色清凉如水,而车里人的心情却灼热、焦急……
汽车停在一所医院的门前……击剑协会主席找到医生,用西班牙语急切地告诉刚才发生的事……
医生解开缠绕
在她左臂上的绷带,嘴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映入人们眼帘的有两处伤口。那是一柄钢剑折断之后,被断裂的锋茬刺穿的。伤口透过皮下的肱二头肌,鲜红的血在向下流淌。内侧的伤口刺开了花,粉红的肌肉向上翻卷着……
1901年成立国际剑联以来,在比赛中像这样的事故极为罕见。这支鲜血淋漓的手臂,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一场凶猛的搏斗……
在这次赛场上,栾菊杰带伤出击,用鲜血浇开胜利之花,为祖国赢得了一剑。
理由这样描述:“栾菊杰站在欧洲的击剑台上,忍受着巨大的伤痛,超越了击剑运动本身的含义。”
从那时起,世界剑坛开始关注中国,中国击剑开始走向世界。
时间来到1984年8月3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连闯3关,杀出重围,一剑封喉,成为第一个获得女子花剑冠军的亚洲人。这枚金牌,不仅使中国击剑运动首次登上世界剑坛的巅峰,也打破了欧洲选手在这个项目上长达88年的垄断。
当栾菊杰再次出现在人们视线的时候,已人到中年。她做客央视“体育之美”节目,谈笑风生:“在赛场上,我把拼杀、愤怒都喊了出来,是一种愤怒的叫——吼叫!”她说现在自己已不可以唱歌,她的嗓子已经喊坏了。
已50岁的栾菊杰,将征战北京奥运会。到那一天,她的对手,刚好是她当年拼杀夺冠的年龄。
这样一个年龄,没上赛场,已经打破了击剑史的记录。几乎所有媒体发出同样的感叹:栾菊杰作为奥运会年龄最大的剑客,她还没有比赛就已经胜利,因为她战胜了自己。
北京奥运会对于栾菊杰,乃至其他中国运动员来说,绝非坦途,让我们送上理由当年那句充满激情的诗句为之壮行:
让霞光在她青春的剑锋上闪耀!
第 1 2 3 4 5 6 7 8页
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一个人,纵然他多么伟岸,如果形单影只,也是孤独。
1932年7月30日,仅有6人临时组成的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
那一个人,作为唯一参赛选手,手擎国旗走在最前面。偌大的广场上,他们显得如此孤单、渺小。何况,那一个人,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服,包裹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的国耻家仇。
那一刻,立于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都会为之悲泣!不单为一个人,而是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历史定格了悲壮的一瞬,而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将这一瞬,展开为历史的诗意长卷。
“那是在解放以前,我们只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他是个短跑运动员,叫刘长春,他是坐船到美国的,他的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他代表中国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就是这一个人参加奥运会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2003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作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讲演时,深情地说起这个故事。
电影以惊险样式,把时光拉回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感同身受,资助他8000银元购买往返船票。刘长春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重重险阻,单刀赴会,代表4亿中国人站在了奥运跑道上……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欣然为这部影片题写了英文片名。
电影总是浪漫的,编导最后设置了一个奥运志愿者美国姑娘索菲,她被刘长春的行为感动,相互约定待中国举办奥运会,要来中国志愿服务。69年的漫长等待,中国人民终于赢得奥运举办权,索菲沿刘长春当年走过的路线赴约。然而,白发苍苍的她,没能见到刘长春,却看到了一个今非昔比的伟大中国……
第 1 2 3 4 5 6 7 8页
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那个在“中国红”中,着白衫舞动的人,已经张开双臂,奔跑着,欢舞起来……
我一直认为,他的精灵是从红色陶盆翩然而来。
五千年前的这个红色陶盆,虽然残破,但图纹依然清晰。在它的内壁上部,以林木花草图案相隔为三,每组五人牵手而舞,若盆内注水,则如池畔泉边,可闻舞蹈踏歌之声,玲珑作响……
“舞动的北京”这方中国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它借中国书法的灵感,将汉字的“京”,巧妙演化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把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百年梦想和万千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韵之中。
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茁壮与欢腾。优美的曲线,像中国龙蜿蜒的身躯,娓娓述说中华文明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熔铸了深厚的人文奥运理念。它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用古老文明意蕴书写、用华夏子孙品格铸就,终将汇成奥林匹克史诗的经典华章。
舞动的北京,用大手盖下这方“中国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全世界展开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向全人类奏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激情乐章。(本版书法:李洪海;题图设计:仓小宝)
第 1 2 3 4 5 6 7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