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美容”过的房子外观很是好看。 |
| |
村民指着屋顶说,墙刷好看了有啥用,里面还是破的。 |
汉中西乡县“美容”土坯房 亮化工程伤了群众心
西乡县是国家贫困县,该县沙河镇为了“好看”,要求村民把国道两侧的土坯房涂刷成白墙,并将房檐做成红色吊檐板。镇政府还发文规定村镇干部“完不成任务不撤兵”
本报汉中讯 近日,国家贫困县——西乡县不断有村民反映说,该县沙河镇为了“好看”,要求村民把国道两侧的房屋涂刷成统一的颜色,给村民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据了解,这是该镇实施的“穿衣戴帽”亮化工程。
|
记者直击
被“美容”的房屋多是土坯房
连日来,记者在316国道西乡县沙河镇境内看到,公路两侧的土坯房都被“换”上了统一的“服装”:白色的外墙、青灰色的墙裙、还有宽约20公分的滴水吊檐板,就连一些猪圈、厕所也同样被刷上了白色。从外观看,很是好看。而这些房子大多是黄土夯建、低矮的土坯房。
看见记者拍照,青岩村2组一村民苦笑着说:“这都是样子货,拍这干啥呢?”在该村民的建议下,记者进入屋里看到了裸露的黄泥土坯墙。随后,记者还在苦竹、沙河、枣园等村看到同样的情况。
村民诉说
“刷墙花掉近千元,让人心疼”
“刷房子时正是农忙季节,找不到工人不说,工价一天就高达70元~80元,我们在外面打工不容易,一年也就万把元的毛收入。”站在只刷了一半的屋子前,青岩村村民老杨气愤的说:“家里刷了四间房,花了1300多元,而村上只补助了350元。为刷墙家里就花了近千元,真让人心疼。”
在沙河村四组罗润成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三间刷新过的和三间没有刷的黄土坯房、猪圈反差非常明显。罗润成夫妇说:“房子建于上世纪60年代,可村上也让刷,花了2000多元,当时说是不刷不行,但后来没有刷的也没有人管。”
在枣园村三组村民岳建玲的家,从外观上看,白墙、红吊檐较为好看,但屋里黄土泥巴墙裸露着,还裂了多条缝子,与外墙极不协调。岳建玲说:“两个工人干了12个工,就这刷房子花了1000多,村上说是补助600元,但后来又说顶工人工钱了。家里本来就不宽裕,钱花在这上面很无奈,况且你再刷,它还是个土房子嘛。”记者注意到,屋檐上刷着红漆的吊檐板是用三合板订的。
据了解,西乡县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而沙河镇大多村民都是靠打工谋生,年人均收入不足1100元。
镇政府
“村镇干部完不成任务不撤兵”
记者从沙河镇政府发出的2007(75)、2007(132)、2007(171)、2008(23)、2008(38)五份文件上看到,这个工程被称为“穿衣戴帽”美化亮化工程,实施范围是316国道沙河镇境内沿线100米内的房屋,要求是“白墙、青瓦、红门窗”。其中2007(75)号文件上写着,村民房屋的美化亮化工程以村民自筹资金为主,镇村适当补助,并规定凡处理砖混结构墙面在80~120平方米的,补助300~500元不等;处理土木结构墙面60~100平方米以上的,村民均可领取400元~600元的补助。该文件还要求 “镇村干部要夯实任务,划段包干,完不成任务不撤兵”。同时,文件还注明包抓干部是否完成任务,将和10、11月的工资挂钩,奖勤罚懒。
提起刷墙,沙河镇政府一名干部无奈地说:“外观是好看了,但这些面子上的活路有啥用?有这劲,还不如帮助村民真正脱贫致富。”(文/图 记者 张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