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让母子“见面”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
昨日清晨,江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康冬梅的心里一直在打鼓。她想:“今天,即使下冰雹,都得去。”因为这可能是一位母亲与儿子最后一次“见面”。
39岁的康冬梅是吉林监狱教育科女警教育中心的民警,她的一项日常工作是“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
她计划要去的地方是一位服刑人员的家中。
4个月前,母亲再没来探监
8时许,四名教育科民警和一位专管民警驱车赶往舒兰市法特镇,赶了近两小时的路,终于到了李刚(化名)的家。
母亲骨瘦如柴,蜷着,浑浊的眼睛呆呆地望着顶棚。“妈,监狱的人来看你了!”二儿子俯下身,轻轻地说。可是,母亲毫无反应。
3个多月前,老人检查出癌症,先是胰腺,又扩散到子宫,迅速消瘦,体重降至50多斤。
20多天前,她开始不吃不喝,仅靠药物维持生命,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明白事儿时,她断断续续叫:“老三,老三。”
老人口中的“老三”就是小儿子李刚,2000年因抢劫、盗窃被判刑15年。
儿子入狱后,母亲每个月都会去看他,风雨无阻。
可是,4个月前,母亲再没出现在接见室。
女警想出办法让母子“相见”
李刚隐约知道了母亲得病的消息,听说是“结核”。十几天前,听到“癌症”这个字眼,39岁的儿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妈妈。尽管表现良好,多次减刑,可他还有3年刑期。
专管民警寇文彬逐级汇报了李刚的请求,但是,根据规定,服刑人员出监探亲,相当困难。
这时,康冬梅与李刚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她想到了一个办法——让母子“见面”。
原定7日、8日,可是,4日,康冬梅给李刚的大哥打电话,得到的回答是,“我妈快不行了,如果能来,最好明天。”
4日下午,民警紧急找到李刚,让他面对摄像机,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随后,将录像数据导入笔记本电脑。
用尽全身力气母亲说了3句话
昨日,听说能见到儿子,老人的左手突然抖动起来,二儿子赶紧把她扶起来,抱她坐在怀里。
电脑打开,儿子的画面出现了,老人的眼睛突然亮了,盯着屏幕。
“妈,你一定会好的,你答应过我,等老三回来孝敬你!你等我!”听到这话,老人的嘴角开始抽搐。突然,老人支支吾吾想要说什么,可是言语不清,谁也听不懂。
短短5分钟,她再也坐不住了,躺下来,眼睛始终不愿离开电脑。
女警重播了录像,当儿子跪下来,对着母亲磕了3个头时,她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3句话:“听话。别惹妈妈生气。祝儿子平安。”
之前有过一个类似的例子
女警们原计划,带着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让监狱里的儿子与母亲面对面,说几句话。可是,病危的消息一下子打乱了计划。这不是吉林监狱第一次用录像方式让服刑人员与亲人“见面”,就在十几天前,有过一个类似例子。
亲情帮教,女警教育中心主任梁波这样定义她们所做的工作。吉林监狱民警计划将这种教育矫治方式长期继续下去,并考虑用视频方式,那样效果更好。
有一句话,女警们念叨了好几次。“听话,别惹妈妈生气!”这话,不仅仅是说给监狱里的儿子听,也是说给所有为人子女者。
本报记者 黄烜 通讯员 孙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