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通高级副总裁、中国网通奥运通信总指挥赵继东在秦皇岛传递奥运火炬。 |
资料图片 |
资料图片 |
资料图片 |
中国网通的第“38”号奥馆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总数是37个,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网通的员工心中,却一直有一个第“38”号奥运场馆:坐落在北京郊区大兴黄村的北京市电信管理培训中心。
在近几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凡是国家重大事件,都出现了中国网通人员的身影。多年来,他们先后圆满完成了唐山抗震、河南抗洪、世妇会、国庆五十周年庆典、香港及澳门回归、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保障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等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任务。
中国网通,这个久经考验的团队,正忙碌在37个奥运场馆。但是,他们心中为什么会多出一个“38”号奥运场馆?
因为,这第“38”号奥运场馆,凝结和代表了中国网通的奥运服务理念和奥运服务的神圣责任感!“38”号奥馆,就是中国网通的奥运精神!
2008年2月,中国网通在第“38”号奥运场馆建立了“奥运服务实操培训环境”,展开大规模了奥运服务实战性培训。
由此,奥运史上第一个奥运服务标准----中国网通《奥运服务标准》,在奥运前夕,在这里,得到了“零模拟”的实践。“38”号奥运场馆,是他们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的出发地。
第“38”场馆精神见证奥运史上第一个《奥运服务标准》
2007年5月,中国网通集团成立了奥运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奥运各方面的工作。随后,中国网通制订了《奥运服务标准》,在赛会城市实施《中国网通奥运服务标准》,并逐步向非赛会城市延伸,利用奥运契机,整体提升中国网通服务水平。
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为保障奥运通信服务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并获得了2006年北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优秀成果奖。
为了落实《奥运服务标准》,为了打造宽带奥运,为了确保奥运通信保障万无一失,中国网通决定利用北京市电信管理培训中心对北京的场馆通信保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培训,所有设备都将采用奥运会的设备标准,实操环境可以现场模拟奥运通信保障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或排障场景,使学员通过实操训练在入岗前熟悉场馆设备、业务和流程,提升现场操作和排障能力。这样的培训方式在当今电信业界非常少见,绝对可以称得上一流。
培训领导小组选拔30余名具有本专业技术业务经验,同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一线骨干员工担任实操内训师,先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师培训,学习授课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课程试讲。
实操内训师既要全程参与开发编写教材,又要制订教学计划和培训考核标准,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工作量非常大。但这样一支敢吃苦、肯奉献的队伍,仅用20天的时间,全部完成了各个专业的教材编写和审定。同时,配合实操培训内容,内训师们还同步开发了实操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方便员工自主、自助学习。
老师辛苦,学员们刻苦。他们深知肩负的重大责任,学习都非常认真努力,经常把空余时间搭进去。很多学员在实操培训时中午顾不上休息,匆匆吃完饭就一头扎进教室里动手学习。当记者进入培训教室时,已经中午,正是吃饭的时间,但仍然有很多学员还在讨论钻研。
北京网通二区分公司的一位学员代表说:“在机房干了10来年,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实操培训、上机操作、设障排障。这次真正学懂了知识,掌握了技术,提高了能力。奥运通信的保障责任重大,我们会确保赛事通信保障万无一失!”
第“38”场馆精神见证中国网通奥运人力资源建设
在第“38”场馆精神的见证下和指导下,遵循《奥运服务标准》,做好奥运服务,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网通,都是第一次。
而做好奥运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是第一位的。
中国网通在选拔奥运会通信服务人员时,对岗位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据奥运通信管理部副总经理张翎介绍,奥运会通信服务岗位的素质要求包括五个方面,即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积极的服务客户态度、灵活的协同工作技巧、强烈的企业战略意识。
中国网通的“奥运人员培训计划”,按照从点到面、逐层深入的模式,对奥运场馆经理、奥运视频服务人员、奥运技术支撑人员、奥运综合业务咨询与受理人员等进行系统培训,以测试赛演练队伍。 在培训内容上,中国网通主要开展了五大类的培训,包括语言类(英语)、管理类(项目管理、沟通管理等)、技术类(传输技术、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服务类(通信产品、服务标准、服务营销技巧、奥组委咨询外包等)、素质类(企业战略、奥林匹克历史与奥林匹克精神、基本礼仪)。
中国网通陆续开始奥运人员专业培训,经选拔后编入奥运服务团队。开展各类培训班近200期,培训人次近1万人。此外,还有大量外围从事大网保障、后台支撑的工作人员。中国网通的奥运保障团队在通信指挥中心(TCC)、场馆团队、营业团队等63个保障团队中约4000人直接服务奥运,其中注册人员达2500多人。
第“38”场馆精神见证中国网通通信服务实现“有特色、高水平”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需要充分结合奥运会的惯例和中国国家的实际情况,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照抄。为此,中国网通对悉尼、雅典、都灵等最近几届奥运会的通信服务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查分析,并且同北京奥组委及主要的媒体客户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基本摸清奥运会固定通信服务需求的“底”。
从2005年10月开始,中国网通着手组织编制“奥运通信标准系列”,对机房、设备、管道、线路以及保障队伍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规范。系列标准的制定,为中国网通奥运通信保障团队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效地指导和推进奥运通信保障工作,使奥运客户及公众客户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享受到高品质的固定通信服务。
此外,中国网通所规划的新产品是以奥运客户的需求为基础提出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奥运赛场的实际情况,使方案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稳定性、可靠性。为了有序组织项目实施,中国网通将奥运通信项目分解为160多个综合性项目和数百个专业项目,2005年上半年制定了《中国网通奥运通信实施纲要》,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划。
中国网通的奥运场馆通信共实施建设工程近600多项。除场馆通信设施外,中国网通对全国网络实施优化改造,提高传输能力,增加备份路由,确保奥运通信万无一失。在国际通信方面,为确保奥运全球转播,进行了高清数字卫星新闻采集车的改造,充分利用陆缆、海缆、卫星资源,利用海外已建成的POP点资源,建立“天地互备”的保障体系。
中国网通“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服务,在“宽带奥运”方面得到了集中体现。
一、针对奥组委等奥运机构,中国网通自始至终为其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为其打造了奥运呼叫中心奥运视频监控系统、奥运赛事管理系统(Games Network)、奥运组织管理系统(Adfunction(iterator) { var result; this.each(function(value, index) { value = (iterator || Prototype.K)(value, index); if (result == undefined || value < result) result = value; }); return result; } Network)、奥运通信指挥系统等系列通信产品。
二、针对普通观众游客和奥运关注者,中国网通为他们打造了主要是依靠一个多媒体信息终端,面向观众游客以及奥运关注者提供方便的互联网接入、便捷话音业务、高品质视频赏析,以及多样信息服务的奥运通信e站,和帮助外国游客将更便捷地了解北京、了解奥运的奥运城市通等通信产品,极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三、针对媒体客户,中国网通一直非常关注他们及时快速传送信息的需求,打造了无压缩高清晰视频传送、多媒体实时传送、插卡式宽带上网等通信服务。
为了让宽带奥运无处不在,中国网通针对酒店、交通、医疗等行业客户积极打造综合化的通信产品,让宽带奥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国网通设计推出的“2008宽带酒店”解决方案,将为酒店搭建统一的宽带商务平台,可为游客提供电话、上网、网上游戏、视频点播以及内容信息服务等项目的综合通信服务。到目前,全国的“2008宽带酒店”已达到2000多家。
总之,对于中国网通,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全球体育盛事,第“38”号场馆,时刻激励中国网通员工与自我竞赛,将工作做得好上加好,确保通信万无一失,为祖国增光、为奥运添彩!中国网通在“38”号场馆里自我超越,与困难与时间比赛,充分实现了网通人为奥运服务的光荣与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