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讯 (记者刘畅 通讯员陈洪、汪火勇)深圳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曾经“在全省先行一步”,然而5年后的今天该项举措却仍然局限在部分学校实施,全市范围推广遇尴尬。
昨天上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礼祥走进“人大代表直通车”现场处理该项难题,提出各政府职能部门要集思广益,治标治本实现“大突破”。
|
学校“怕麻烦”规避开放操场
昨天上午,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现身“直通车”现场,向深圳学校体育馆未能全面向公众开放提出质疑指出,大多数学校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早在2002年12月,深圳市教育局就曾出台了《深圳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各类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校教学与训练活动需要的前提下,应将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实行开放、有偿使用”。可至今几年过去了,深圳全市仅有30多所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内的运动场所对社会开放。现在暑假期间,深圳大部分学校的操场仍然是空荡荡的,想运动的人进不去。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寒暑假期间,孩子上网成瘾的坏习惯。
深圳市教育局在给人大代表的有关书面回复中也承认,目前深圳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管理现状的确“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具体原因包括部分学校负责人认为学校体育设施经过一周的教学使用,周六、周日停止使用是必要的修复不是浪费,如果出现损坏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法定假日学校不能强求教职工放弃休息从事场馆管理;最重要的是,一旦对外开放体育设施遭到损坏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安全事故,学校责任重大。若出现运动受伤或者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发生责任纠纷,也将给学校带来额外麻烦。
此外,还有实行对公众开放的学校已遭遇过学校财产被盗的情况。因而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避态度。
据深圳市教育局统计,深圳市9所直属学校除深中篮球场免费开放、教苑中学体育馆有偿开放外,其余学校只对有组织的单位预约免费开放。特区外的366所学校只有7所学校免费对社会开放,市民想节假日到附近学校打打篮球仍“难”。
人大代表:
不开放体育场馆严惩学校责任人
对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礼祥表示,学校开放体育设施不要因为学校财产被偷“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建议借今年6月《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正式公布的契机,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快研究和协商,实现该举措在深圳全市推广的“大突破”,治标治本解决。
杨剑昌则建议,今后新建学校的规划布局要将体育设施能否便于对外开放作为审查的重点之一,对拒不执行将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的学校责任人要严加处罚。
深圳市教育局也回复表示,将“尽快、全面、有序地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拟借鉴北京市的有关做法,如群众凭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证明办理健身卡后进入学校健身;政府通过招标确定商业保险公司,为免费开放的学校办理“公众责任保险”,普通学校年保费2000元,每人每次赔偿限额20万元;政府对免费开放的学校物耗和维修费用给予适当补贴,并每年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500万元,对表现突出的学校给予奖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