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怎么有这么多漂亮的徽章,还是国外的,哪儿搞的?”
“门口呀,有几个外国人在换徽章,你也去看看呗。”
国家会议中心门外的树荫下,五六个外国人被记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团围住。一位中央台摄像师采访过许多重大赛事,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但他还是被眼前来自不同国度的奥运会纪念徽章迷住了。
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证件绳上就别上了一串纪念章,像屡获勋章的将军。
“我有联想的纪念徽章,一个能换你几个?”一位来自浙江的女记者从书包里掏出一把漂亮的徽章送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子面前。
“一个换一个,你要哪枚?”小伙子端详了一下徽章的品质,很爽快地答应了“交易”条件。
小伙子是美国人,自费到北京来看奥运。自从一周前在北京住下后,小伙子就和朋友跑遍了北京奥运三大新闻中心,为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北京奥运会的纪念徽章。“我喜欢收集徽章,特别是奥运会的,现在已经存了几百枚往届奥运会的纪念徽章了。”小伙子很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收藏品。
相比起来,73岁的圣卢西亚老人莱昂纳多可要比美国小伙儿“富有”多了。从1984年开始,他就跟随每一届奥运会来到不同国家,收集了20000多个奥运徽章。在莱昂纳多看来,交换徽章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每一次交换都是享受,每一枚徽章在收藏者心中都有不同的价值。”
奥运会期间运动员交换纪念徽章已经成为传统。每当交换一枚徽章,便等于结下一份友情,闪亮的收藏让人们感受到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温暖。
“Canweexchangapin?”(我们能交换徽章吗?)如今已经成为奥运“潮人”的必备语言。在奥运村、在MPC、在BIMC、在比赛场馆,交换各色徽章的“游戏”使所有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记者,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收藏爱好者感到“很有趣”。(本报北京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