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首届华北运动会撑杆跳比赛 摄/新常富
1928年燕京大学在第四次华北球术比赛上所获得网球比赛的各种奖杯
新华网消息北京青年报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成功地召开,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可是在提倡人文奥运和发扬奥运文化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文化传统是如何传到中国首都北京的呢?
从奥运开幕日起,北京青年报历史纵横版将奉上一系列轻松愉悦的文章,陪伴读者共度奥运,消闲解暑。
沈弘教授曾在世界各地讲学和访问之余,收集到不少有关近代中国的老照片,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近些年他陆续对这些老照片进行整理、研究,其学术成果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应本报之邀,沈弘教授整理了反映北京城最早的体育锻炼和比赛的老照片,读者朋友从中可以了解八九十年前开风气之先的高校体育运动情况。
篮球是燕京大学最为普及的一个运动项目(1928年)
国立北京大学每年一次的春季运动会开幕式(1937年)
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周诒春重视体育,每天下午4至6点强迫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
三大教会学校:体育铁三角 现代体育运动是在清末首先通过西方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教会学校中来的。所谓教会学校,就是由传教士按照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创办,用以传播基督教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新式学校。与传统的中国私塾或书院不同,教会学校在注重智育的同时,还大力提倡体育;不但在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体育课,而且还创办了业余体育运动队和体育比赛。
这一切都源自古希腊文化中的奥林匹克传统和信念,即健全的思想是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来承载的。
清末的北京有两个著名的教会学院,一个是美国美以美会于1871年创建,并于1888年开始设立大学班的汇文书院(后称汇文大学堂)和美国公理会于1867年创办,并于1889年升格为高等学院的潞河书院(后称华北协和大学)。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棒球、足球、篮球、网球和田径等现代体育项目就已经在这两个学校出现并逐步得到普及。北京另一个十分注重体育的后起之秀是用美国政府退还的庚子赔款于1911年创建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学堂(后改称清华学校)。从1911年起,这三个学校就经常在一起举办运动会和体育比赛,形成了京师奥运文化的一个铁三角。
然而,外来的奥运文化在北京的传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898年京师大学堂刚刚创办时,西学总教习丁韪良在课程中设置了体育课,没想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1899年5月6日,陕西道监察御史吴鸿甲上奏慈禧太后,攻击京师大学堂的体育课教授徒手体操,让那些已经得到秀才、举人和进士等功名的学生擎托跳跃,犹如优伶卖艺者,不仅有失体统,而且还造成个别学生受伤,纯属胡闹。(《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73-76页)为此,已经称病在家休养的管学大臣孙家鼐被迫应战,辩称“体操一事,原恐学生伏案太苦,俾之流通气血,洋人每好以此却病,臣也不便拦阻。”“等诸优伶卖艺,何至于斯。”(同上,76-79页)结果孙家鼐竟为此官降一级。汇文和潞和这两个学校也因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被认定为“二毛子”而夷为平地。
在1913年首届华北运动会上获得团体冠军的清华学校田径代表队摄/新常富
1913年首届华北运动会按奥运会模式所设立的奖杯和奖牌摄/新常富
京城首次大型体育运动会有27个单位报名参加 出现在京城的首次大型体育运动会是1913年5月在天坛举办的首届华北运动会。这是由天津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所发起,并由北京市青年会和清华学校体育部所具体筹办的。虽然首届华北运动会只有田径这一个项目,但是却有华北地区的27个单位报名参加,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体育盛会。当时有个名叫新常富的瑞典传教士率领山西大学堂的田径代表队前来参赛,并且用相机拍下了那次运动会的一些珍贵镜头。这次运动会的团体总分前两名分别被北京的清华学校和在原潞河书院基础上重建的协和书院所夺得。该盛会堪称是北京体育运动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在北京热切关注首届华北运动会的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在袁世凯政府中担任工商部代总长和参议院副议长的王正廷先生。王正廷是浙江奉化人,从小就读于宁波的三一书院和上海的中英学校等教会学校,十四岁时又考上由美国传教士丁家立任总教习的天津北洋西学堂,因此很早就受到西方体育传统的熏陶。他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留学,从耶鲁大学拿到了学位,1911年回国后又担任了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因此跟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后来多次在国民政府中担任代理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和财政总长等高级职务,同时还于1921年出任北京中国大学的校长。1922年他被在巴黎举行的奥委会第21届年会选为国际奥委会的第一位中国委员。此后,他积极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促成了刘长春参加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而且还亲自带团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为中国早期的奥林匹克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