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王立彬)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产后,我国今年夏粮实现第五年连续增产,在全球性粮价高企的情势下,这成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之一。
粮食生产,耕地为本。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变粗放用地积弊,遏制土地违法,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趋缓,全年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9.50万公顷,其中耕地17.56万公顷,核减不合理用地1.34万公顷,其中耕地4436.97公顷。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一定的土地保障,占用一些耕地难以避免。与此同时,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又使保护耕地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守。
目前,我国耕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形势格外严峻。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说,要围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目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等四项指标。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坚决改变土地粗放利用的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国土资源部就核减不合理用地1万多亩,其中耕地4152.9亩。通过积极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清理闲置土地2.5万宗,面积100万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不足,后备资源十分稀缺,在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世界22%的人口,与此同时土地浪费、粗放利用现象触目惊心。
土地粗放利用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用地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等。据国土资源部数据,目前我国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各种人为因素造成废弃地约2亿亩,未利用地约39亿亩。我国城市土地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5%处于闲置状态。我国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仍逐年扩大。因此必须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走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之路。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建立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节约集约制度,拓展城乡建设用地新空间。
坚决打击土地非法违法利用 据国家土地督察最新形势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现土地违法案件数和涉及土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一成和近五成。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这一积极信号,表明违法违规用地高位运行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随着土地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工作深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231件,涉及土地面积14511.96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6%和20%。
保护耕地,必须切实加强土地执法监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严格贯彻问责制,明确政府部门和政府领导的责任。同时建立覆盖土地审批、供应、使用、补充和开发全过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土地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手段,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加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坚决遏制土地违法势头。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