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京城沸腾。
在盛典的台前幕后,在每一个充斥着欢乐的角落,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严阵以待,信心满怀,用充足的准备、无缝隙的部署、高科技的手段和每一名安保人员的全情投入、严格履责,确保了奥运会开幕式盛典的安全无忧。
场内安保 巨大“鸟巢”安保无缝隙
在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随着开幕式程序的一步步进行,坐阵指挥中心的公安局领导和指挥中心民警们,紧盯墙上的监控大屏幕,观察着国家体育场、全市各个燃放点、以及人员较为集中场所周边的情况。
从8日凌晨2时,保障焰火产品安全抵达发射阵地开始,到8时联勤指挥部对各区域分指挥部汇总安保情况;从11时30分外围隔离区实施交通管制,到16时组织门票实名查验,维护观众有序入场;从20时开幕式正式开始到9日凌晨1时,最后一批观众散场,守护奥运开幕式的全体安保人员,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逐点逐段细化警力部署,实施重点地区的全覆盖、重点时段全警投入。8日全天,北京全市启动了社会面一级加强巡逻防控,据110警情监测系统显示,开幕式期间,社会治安秩序始终处于良好等级。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部,一支优秀的安保团队守卫着开幕式安全顺利进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之一,“鸟巢”共分地下3层、地上6层,结构复杂、出入口多,为了满足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无缝隙的安保要求,从去年3月15日起,一支由公安、武警、部队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专业安保团队就已经进驻“鸟巢”,其中常驻安保人员多达上千人。一年多来,他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具体而艰巨。
据“鸟巢”安保副主任助理杨培荣介绍,“鸟巢”内部的安保力量分为馆内巡视、场地控制等12个组,他们每天都会在场馆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每个负责场馆巡视的安保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徒步巡视三四圈,总长25公里左右。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垃圾筒,都是他们安保的重点。
远端安检 检人检票堵住安全隐患
安检是国家体育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开幕式安保的重要一环。在今天的开幕式中,根据“时空分离,避免交织”的进场、疏散组织方案,不同的客户群都被安排按照不同的时间、层次进入公共区。
下午3时,记者在北土城地铁口安检大棚外看到,虽然持票观众要到下午4时才被允许进场,但观众安检通道内已经排起了长队。在北侧的两个持证人员入口,志愿者们正有序地引导持证人员接受安检。
据中轴路安检区经理袁保柱介绍,今天前往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人员将有28万人,凡是乘坐地铁前往“鸟巢”的人员都必须首先经过北土城的远端安检处,这里也是今天安检人流量最大的一个安检口。为了确保安检的有序高效,该安检口共配备了50余名民警,260名安检志愿者,和负责外围引导、秩序维护的志愿者200余名。每一个安检通道都有一名民警带领9名安检志愿者配合进行工作。
票证信息验证无误只是整个安检程序地第一关,所有进入人员还必须接受人身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检。在记者看到的整个安检过程中,观众和开幕式参与人员均有序地站在安全线外依次排队,并能够配合志愿者的提示,将随身携带物品放在X光机上进行检查,同时接受安全门和安检员手中的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全方位人身安检。
“鸟巢”防火
消防官兵定点“死看死守”
8月8日上午10时,负责开幕式消防保卫的北京消防局1181名消防官兵,以及78辆各类消防车、27辆消防摩托车和29支细水雾灭火枪全部部署到位。同时,位于主会场周边的4个消防中队也作为增援力量,随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据了解,本次开幕式共设了57个焰火燃放阵地,燃放各类礼花弹43000余发,而其中在国家体育场燃放的就达到15000余发。如此密集的焰火燃放,“鸟巢”的膜结构是否能经受住考验,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此,从今年2月份开始,北京消防总队就组织相关部门先后进行了6次焰火试验,并在对焰火燃放方案进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专门抽调了一支76人的消防力量24小时跟踪看护焰火燃放工作。
记者了解到,从8月6日凌晨,“鸟巢”顶部的焰火发射点开始安装弹药时起,消防局的10名官兵就携带灭火毯、轻便灭火器进行现场贴身守护,一直持续到开幕式结束,焰火顺利燃放完毕,全程整整60小时。
与此同时,为了及时处置焰火燃放期间可能出现的火灾事故,“鸟巢”顶部还铺设了40盘消防水带,将整个“鸟巢”外环包了一圈。并由灭火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现场巡视,一旦发现火情,可以迅速接上水枪灭火。据执勤战士介绍,为了增强灭火的机动性,他们还自制了一种灭火“水包”,就是把塑料袋装满水存放在桶里,如果火着的不大,而且距离远,就可以通过抛掷水袋实施灭火。
“鸟巢”场馆消防经理曹广文向记者透露说,在开幕式中呈现出无数惊喜美景的中心舞台区地下基坑,其实是消防保卫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地下基坑内,有面积2000平米的升降舞台,还有世界上首次在地面使用的超大面积的Led显示屏,用电量巨大,不安全因素多,对这里必须“死看死守”。为此,消防部门专门部署了15名消防官兵定点看守,在艰苦的执勤条件下,顺利完成了保卫任务。
图为开幕式中的消防官兵场外待命
本报通讯员 刘海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