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能否参加北京奥运会曾牵动着世人的心。
他们有的一度放弃了拼搏的打算,有的被某种力量左右和阻拦,他们面临着种种困境。但是,当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的时候,我们还是在人丛中发现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最终站在五环旗下,聚首在北京。
宝刀不老 栾菊杰走出首都机场,国人喊出了她的名字。这让她想起了24年前的那些场景:洛杉矶奥运会,扬眉剑出鞘,然后是英雄般的凯旋。
这一次,50岁的栾菊杰代表的是加拿大队。
可是谁在乎呢?她的行囊里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征衣仍在。
在击剑场上,面对那些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栾菊杰早已是“奶奶辈”选手。
“打这届奥运会是我一生中最辛苦的。如果不是在中国举行,我绝对不可能再打了。”在面对众多境外记者时,栾菊杰用英语坦露心声,“因为我爱,所以我回来了”。
时隔44年,日本运动员法华津弘也回到了奥运赛场。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要追溯到1964年,这位时年23岁的马术障碍赛选手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令人失望,只列第40位。
此后,他转向了盛装舞步项目,却两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其中一次是因为他的马匹没能在赛前通过检疫隔离期。
然而法华津弘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奥运梦想。2003年从医药公司退休后,他飞往德国小镇亚琛,师从著名盛装舞步教练唐·里德,还遇到了梦寐以求的良驹“Whisper”。
如今,11岁的“Whisper”也已经不再年轻,不过法华津弘坚信,只要训练得当,马儿也可以像自己一样在盛装舞步的世界里驰骋更多岁月。
经过重重选拔,67岁的法华津弘终于来到了中国,并成为北京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选手,排在其后的还有澳大利亚马术障碍赛选手、60岁的雷沃。在开幕式现场,法国自行车女将,50岁的西普雷利已经是第七次参加奥运会了,而41岁的妈妈选手托雷斯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5次挑战奥运的游泳健将。
在年轻人的赛场上,他们优雅地顽强地再度出击——这是人类共通的不屈的奥运精神,他们以花岗岩般的意志,与时间对抗,延续着冲击人类极限的运动生命。中国古老的短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应和着他们的志向。
忘却伤痛 2008年将是图伊托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7年前,一次交通意外,她失去了左腿。图伊托回想起那一幕仍感心悸:“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我的腿没了。”
就在所有人认为她的运动生涯已然结束时,装上假肢的图伊托却重新站到了泳池边。
今年4月底,在西班牙举行的第5届国际泳联公开水域游泳世界锦标赛上,图伊托以两小时两分7秒的成绩排在第四位锁定了一个奥运名额。她也成为了本届奥运会上惟一的残疾人选手。
“我不会去想我到底有几条腿,当你与其他正常的选手竞争的时候,都是公平的,只需要尽全力去比赛。”图伊托来到北京,带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理解。
水立方还将迎来一位癌症选手。埃里克·尚特奥,一个美国游泳队中并不耀眼的人物。
就在参加美国奥运会游泳选拔赛前一周,25岁的尚特奥被诊断出患上睾丸癌。如果立即手术,他的奥运梦就将破灭,如果推迟手术,奥运会期间,癌细胞很可能扩散。
“也许我会在与癌症的战争中"出局"。”尚特奥说,“但是我决不会放弃战胜自己的机会。”美国仰泳冠军阿伦·佩尔森认为,“尚特奥精神”将在北京奥运会上激励所有的人。
家国天下 8月7日,人们在上海的足球场上如愿看到了21岁的金童梅西。此前,他的东家巴塞罗那俱乐部拒绝了他代表祖国阿根廷参赛的请求,但是在得到国际足联的支持后,他毅然来到了中国。
在巴塞罗那,球星们大多选择山顶的豪宅,年薪1250万欧元的梅西却一直住在靠近大海的公寓里,他觉得这样可以贴近他的祖国。
阿根廷是一个用贫瘠和梦想孕育足球的国度。在贫民窟长大的梅西说,在他和家人最窘迫的时候,是阿根廷足球的每一个生息,以及马拉多纳的名字让他们忘记了一切凄楚,顽强地对抗命运。
这一次,因未能参加奥运会而终生遗憾的马拉多纳告诉梅西:“你永远不能怠慢你的国家,因为你这一生都要穿着这件球衣。你应该放弃巴萨的工资,为国效力。”
最终,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上,梅西输了,判决称巴萨有权不放他参赛;在8月7日的首场比赛中,阿根廷赢了,梅西奉献了一个进球一个助攻。在这场商业利益与民族大义的博弈中,双方似乎打成平局。但是基于那份共同的赤子情怀,梅西的到来已经赢得了天下球迷的心。
除了商业利益的干扰之外,奥运会始终存在被政治化的危险。在面对国内外反对的声浪时,法国总统萨科奇在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的问题上始终摇摆不定。不过,8月8日这一天,他还是来到了北京。尽管这只是为期半天“旋风式”的访问,但是当他站起来,向法国代表团的运动员挥手致意的时候,奥运会在那一刻终于与政治脱离了关系。
在那些多灾多难炮火纷飞的国度,运动员参赛更要冲破种种藩篱。
巴勒斯坦长跑选手马斯里的家在加沙地带北部。附近常是巴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城市发射火箭弹的场地,也是以军空袭经常光顾的地方。在以色列的封锁下,加沙的大街小巷成了马斯里训练的场地。他必须在驴车和人群中穿行,同时闪躲路面上的坑洞。因为奥运会,以色列放开了一条通道,从而让他圆梦北京。
来到这里的还有阿富汗女运动员阿赫德雅尔,除了战火之外,她还得同一些观念进行斗争,因为阿富汗人还不习惯去崇拜一名女英雄。
“我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恶言冷语,甚至还收到过自称来自塔利班武装的死亡通知,如果为了实现奥运梦我必须经受这些挑战,那么就让它们来吧,我绝不示弱。”阿赫德雅尔说。
这也是19岁的伊拉克柔道运动员法克尔的心声。战乱给伊拉克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除了体育经费不足,教练员和运动员还面临着各种威胁,甚至被杀害。但战乱也激发他们参与比赛、分享“奥运休战”的渴望。伊拉克残奥委会主席纳伊米说,“我们将在北京奥运会上向全世界人民表明,来自战乱地区的人们也有参与和平竞争的梦想”。
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来到北京,本身就是所有期盼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胜利。
题图照片:本报记者刘占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