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岛8月9日奥运专电(记者苏万明 刘宝森)8月9日,“帆船之都”青岛以东道主的身份,迎来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启动仪式。热情奔放的舞蹈、浪漫的风情、丰富的表演艺术形式、震撼的特效艺术……启动仪式在折射出奥林匹克运动和帆船运动精彩瞬间的同时,也折射出青岛百年帆船运动的更迭发展,透露着这座百年城市的历史风云。
9日晚7时许,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主题公园内人潮涌动,这里正在举行2008奥帆赛启动仪式。国旗入场,奥林匹克会旗入场,各参赛国和地区代表队入场,文艺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激情澎湃,感受到青岛国际化、现代化的进展和追求和谐的愿望。随着点火仪式举行和焰火燃放,青岛人沸腾了,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国旗和五环旗,欢呼不已。
“百年青岛的帆船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许多青岛人眼噙热泪,激动不已。奥帆赛的举办,让青岛这个新兴的“帆船之都”梦想成真。这一刻实属来之不易。青岛市档案局编研处处长周兆利说,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曾被列强侵略,时局不定,帆船运动发展也几经沉浮。作为青岛真正的主人,中国人在正规的帆船运动中鲜见身影。
1891年,青岛正式建置,时称“胶澳”。1897年,“胶澳”被德国占领,次年更名青岛。帆船运动随着德国侨民来到青岛。1904年5月10日,德国皇家帆船俱乐部在青岛举办了首次海上帆船比赛,并开辟了汇泉湾赛场,还在青岛成立了帆船俱乐部。这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现代帆船比赛。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一种商业周旋与人际交往的手段,这一时期的帆船运动只在西方侨民中流行,并没有中国人的参与。
1914年,青岛处于日管时期,一度热闹的帆船运动陷入短暂的沉寂。据曾供职于帆船俱乐部的中国职员吴钟玉老人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青岛帆船俱乐部,帆船不足10只,帆船活动也少之又少。”
20世纪30年代,大批外国侨民涌入青岛,当时的青岛市政府也大力提倡,帆船运动又逐渐趋于活跃。1937年,青岛帆船俱乐部正式会员已达100人,但对中国人入会加以限制。曾驻青岛的英国领事克拉克回忆说,当时他有明确印象的中国会员只有一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以欧美侨民为主体的帆船俱乐部被日本占领当局查封。此后8年,汇泉湾的帆船运动停止了。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帆船运动才真正一帆风顺起来。1953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海运动基地——青岛航海俱乐部(1979年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成立,青岛逐渐成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赛举办基地。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席位后,青岛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日益凸显,吸引了众多国家级、世界级帆船赛事前来落户。这些奠定了青岛“帆船之都”和奥帆赛举办城市的坚实基础。
2001年7月,随着北京申奥成功,青岛市有幸成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城市。从那时起,青岛开始以开放的视野构建“帆船之都”。从“青岛号”大帆船的命名到“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主题的“帆船之都”的境外18个国家和地区的推介;从连续举行国际帆船邀请赛到今天举办奥帆赛,青岛“帆船之都”的形象在世界上逐渐清晰。
“目前,中国海上运动95%以上的教练员、运动员都是从青岛培养出来的。”1953年就到青岛,曾任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校长的李训久老人说。从青岛走出的许多帆船帆板运动员,如张晓冬、于艳丽、徐莉佳、殷剑等人,已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中国人由以往帆船运动的旁观者,变成奥运金牌的有力争夺者。
同时,青岛一大批帆船帆板后备队员正在迅速成长。目前,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已经达到43所,成立中小学生帆船俱乐部82个,培养出2600多名青少年帆船运动骨干;为帆船特色学校、俱乐部配置了1000条帆船,青岛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推广普及示范城市”。
时至今日,青岛终于顺理成章以东道主身份举办了奥帆赛。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青岛建成了一流的奥帆赛场馆,全面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无疑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和展示。
“百年青岛与百年奥运牵手,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奥帆委组委会主席、青岛市市长夏耕9日晚激动地说。
21时45分左右,当奥运帆板项目夺得金牌的第一个中国人——李丽珊划着帆船踏海而来点燃圣火时,青岛这艘巨大的帆船,将开启这个百年城市新的历史。百年奥帆,将使青岛扬起更有力的风帆,携着奥林匹克精神,以更高的起点、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实力融入世界。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