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在颁奖仪式上展示金牌。当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比赛中,陈燮霞以21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西贝尔·厄兹坎以199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亚军,陈苇绫以196公斤的总成绩名列第三。(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来自广州番禺的陈燮霞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并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对于广东举重界来说这个消息虽是喜讯,却并非“历史性”事件,因为广东历来盛产小级别的举重“强手”:从曾国强、陈伟强、陈晓敏,再到今日的陈燮霞,广东已经出了4位奥运会举重冠军。
广东举重名将陈晓敏
陈镜开:中国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队拿下了奥运会首金,就在4小时之后曾国强便拿下了“第二金”。曾国强的这枚金牌或许不及许海峰“射”下的那枚珍贵,但这却是中国举重奥运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首金”,同时也是广东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下的第一枚金牌。曾国强的家乡是东莞石龙镇,这里还培养出了举重界的“陈氏三杰”——陈镜开、陈满林和陈伟强。
陈镜开于195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上举起133公斤,打破了美国人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随后陈镜开9次打破世界纪录,虽然没有参加过奥运会,但在1987年他还是得到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授予的银质奖章。
陈伟强是陈镜开的侄子,出生于1958年,他拿下奥运会金牌同样也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他在男子举重60公斤级比赛中夺冠。
陈晓敏:多次破世界纪录 陈晓敏这个名字就更广为人知了,1977年出生的她,1993年在第7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上获得54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并创下该级别的三项世界纪录。1994年她在日本广岛亚运会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7.5公斤的成绩平世界纪录,以挺举122.5公斤和总成绩220公斤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并获该级别总成绩的冠军。1995年,她在广州举行的第9届女子世界举重锦标赛59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2.5公斤、挺举122.5公斤,总成绩215公斤的成绩,获三项冠军,同时以123.5公斤的成绩打破女子59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1996年,陈晓敏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59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7.5公斤和总成绩207.5公斤获两项冠军,以挺举110公斤获亚军,同时以99公斤的成绩打破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1997年,她在扬州举行的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以107.5公斤的成绩打破女子64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2000年,陈晓敏在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的比赛中,夺得金牌。
何灼强:没拿过奥运会冠军仍成绩辉煌 在广东“举人”中,有些虽然没有拿过奥运会冠军,但他们也创造出了不少辉煌的成绩。1987年,南海人何灼强在第19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中,以116.5公斤的成绩第二次打破抓举世界纪录,此后他又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中获52公斤级挺举冠军,同时刷新挺举世界纪录。当年11月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何灼强先以117.5公斤的成绩再破52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随后又以265公斤使该级别原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作古,并成为中国举重史上第一位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的选手。
从陈镜开到曾国强,从陈晓敏到陈燮霞,广东成批量地涌现出高水平的举重运动员,这绝对不是偶然因素,除了广东省在这个传统强项上投入大、后备人才足等原因外,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专门从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博士王向东。
王向东博士介绍,从人种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广东地处南粤,所以当地人一个特点是身材相对矮小,“这是举重项目选材的最基本条件,因为举重是要将杠铃举过头顶才算成功,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身材矮小的人由于力矩短而做功小,在完成这个过顶动作时比个子高的人更容易。”他说,举重项目选材时还要考虑身体比例特点,“一般是腿要相对短,腰部则偏长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完成举重动作时的稳定性和成功性。”那么是否有一个理想的身体比例数据呢?王向东博士表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因为人的身材是各异的,只要保证基本的身体条件就可,再说每个运动员所获的成绩主要还是靠日后的艰苦训练。”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身高才适合从事举重运动呢?对此,王向东博士给出了一个相对数据,“一般女子队员多在150~155公分,男子队员则主要控制在160公分以下。”另外,他还补充说,“广东举重运动员,特别是女队员多从事的是轻量级项目,毕竟身高限制了力量。”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