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熊星星 实习生张盛)“接到村里的通知,说村里电压低需要增容,费用由我们几家菜馆来分摊,这合理吗?”近日,武昌鲁磨路多家农家菜馆的老板向本报投诉。
在一家菜馆内,记者看到这张通知单。
餐馆老板们反映,各家被要求交纳的增容费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整个村电力增容,费用却由我们几家租着门面做生意的餐馆掏,实在没道理。”
本月8日和11日,记者两次前往当地调查,在桥梁村村委会大楼内均未找到村委干部或值班人员。昨日,记者根据大楼一楼简报栏内公布的“24小时畅通电话”,拨打了村支部书记洪昌海手机号,自动提示音称秘书台已记录此次拨打,但随后记者一直未接到回复。
记者随后又联系上了负责当地供电的东新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论是土菜馆集中的桥梁村还是大李村,近期都没有报装新变压器。该人士查询相关记录后称,前些时在大李村一带测量时发现,实际电压确实偏低,为198伏,不过这一电压下正常用电并无太大问题。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供电部门最近出钱刚为桥梁村配备了一台新变压器,因此这一带用电应该完全没问题。
那么,向菜馆收的钱到底要用到什么地方呢?昨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桥梁村劳动服务公司一位付姓经理,他承认,这次收钱并非交给供电部门用于新增变压器,而是想用于变压器的后期维护保养。“其实只收了几家,而且费用不高,大头都是村里出的,向餐馆收的钱只是意思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