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座谈会”侧记 30年前的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圆田直分别代表本国在条约上签字。3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暖春之旅”的推动下,中日之间全面的战略互惠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在纪念这个历史性日子的前夕,上海市日本学会、上海市日本研究交流协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邀请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如何促进民间往来,夯实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础进行座谈。
在会上,当年参与酝酿条约文本,亲历谈判过程的老外交官回忆了中日双方在“反对霸权”等条款上的激烈争论,介绍了条约诞生的重要意义——即奠定了中日关系和平友好发展的大方向。学有专长的教授、研究员们,则引用日本《读卖新闻》与中国《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举行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的被调查者中,认为中日关系很好的已经达到67%,但在日本被调查者中这个比率却由去年的42%减为36%。这说明,中日关系虽然已出现全面回暖的局面,然而在两国民众中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依然是需要化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这次座谈会特意邀请了三位日语教学专家,介绍促进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经验。他们指出,学习外语与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举办日语演讲比赛中,他们普遍发现,一些学生尽管外语能力较强,但是明显暴露出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致命伤。三位教师诚恳地邀请研究日本的专家能抽出时间到校园去为学生做文化讲座。
邓小平在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上评价说,条约“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法律上、政治上,总结了我们过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更进一步肯定了我们两国友好关系要不断地发展”。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重温了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感慨良多。(本报记者卢宝康)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