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馒头嚼泡菜只为帮助贫困生
“八路”遗孀临终捐款10万元
79岁的盛素钦感动株洲,“儿女”的花圈摆满灵堂
■记者廖才文通讯员谢春利
湖南在线讯 家中竹椅用了20多年,黄棉布裤穿了十多年,住院的时候带上馒头“省些饭钱”……老兵遗孀、79岁的盛素钦老人,却在临终时捐出全部积蓄10万元给贫困学生。
嫁给英雄“无怨无悔”
1953年初,长沙的一个小戏台前,一名窈窕女子和“黄军装”杨居山相识。这女子正是22岁的盛素钦,老家望城县,出身“小土地出租户”,念过初中。杨居山是一名1943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后来又亲历辽沈、平津等战役,曾三次荣立二等功,他的腿脚不灵便就是在锦州之战中负伤所致。怀着对英雄的仰慕,情窦初开的盛素钦欣然接受了对方。
那一年,杨居山调到株洲市木材公司工作,盛素钦同往,年底两人结婚。
可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残酷的现实却出现在盛素钦面前:杨居山因战斗受伤不仅导致腿残,更严重伤及下身,以至丧失功能、终身无育。一阵痛苦彷徨之后,她最终坚强地面对了这个现实,直至终老,一辈子没有做过“真正的女人”。
婚后不到半年,1954年5月,杨居山遭人诬陷为“伙同盗窃”,被开除公职遣回河北老家。盛素钦始终坚信丈夫是清白的,她没有借机和“有罪”的丈夫“划清界线”,而是默默的收拾东西,伴夫还乡。这一去,竟是26年。
迫于生计,弱女子盛素钦坚强地担负起家中的主梁,不仅要多干家务,还得起早摸黑下地干农活。一个人赚的工分不够,她又利用自己的缝纫手艺帮人做衣服换工分。
“小心眼”非同一般
1979年,杨居山被平反。次年,夫妇俩得以重返株洲定居。只
是这年,盛素钦已51岁,杨居山则年近花甲。生活总算复归了应有的平静,收养孩子的想法再次浮现。但迫于年事已高,这个念头最终打消。
1990年,杨居山因战伤并发症先逝。盛素钦悲痛不已。老杨走后,一直没有工作的盛素钦生活也困窘多了,每月生活补贴有限,她从来舍不得多花一分。
这省俭可是非同一般。在老人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家具基本上是早年单位上配给的。客厅里,两把“当家”的竹扶椅是上世纪80年代邻居家扔了不要的,20多年了,都快老成了紫檀色,居然还没坏。邻居们没看到她添过什么新衣。一件白衬衫、一条黄棉布裤,都是丈夫生前穿过了的,十多年了,她还舍不得扔,洗净改小了自己穿着。就连她去世时穿的那条裤子,也还是好友穿剩了丢给她的。
今年7月10日,盛素钦老人又一次病倒了。株洲江山置业有限公司(原木材公司,杨居山生前所在单位)离退办柏主任和邻里们好不容易才将她“劝”进医院。让陪行人员惊讶的是,临去医院,她还执意要把家里吃剩的4个半馒头带上,她说这样可以“省些饭钱”。
但这位“小心眼”老人也有大方的时候:乞讨的来了她总要给点钱打发,看到街头流浪的,她还经常端饭送菜;今年抗冰救灾时她捐款300元,汶川地震她又捐500元……
临终前拿出10多个存折
也许是有所预感,到医院后盛素钦老人开始安排后事,“丈夫逝世的时候,我就多花钱要了一个合葬墓,把自己的名字也早刻上了墓碑。我过世之后,一把火烧了就可以,床单被褥也全部洗干净了,帮我捐了……”
7月17日,老人的病情恶化。她让人把离退办柏主任叫过来,用手指着自己身下,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杨伯伯和我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想捐10万元钱帮助贫困的学生。现在看来办不到了,可能只有8万多元。”一席话让现场所有的人都听呆了。大家从老人病榻铺盖下找出一个白色布袋,里面竟有十多个存折,还有几百元现金。大家强忍住泪水,把各存折的余额累加起来,发现存款总额有十多万元,老人欣慰地笑了。
半瓶泡菜摆在遗像前
7月31日下午,盛素钦老人终因心衰竭医治无效辞世。
几天后的追悼会上,总额为105563元的助学捐赠仪式一并举行。来自芦淞区的10名贫困学生代表依次将鲜花送到灵前,举手行礼。老人遗像前,摆着半瓶她生前还没吃完的泡菜。
老邻里们都说老杨夫妇是好人,对谁家的小孩子也都疼爱。大家也都很敬重二老,把他们当亲人看待。在盛素钦老人的追悼会上,落款“儿”或“女”的花圈摆满了灵堂的两厢墙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