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各高中新生陆续开始军训。由于军训恰逢奥运期间,不少学校自发地将奥运融入到军训日程中。学校特设奥运快报、奥运金牌榜等,更快、更准地为学生送达奥运战绩。
奥运战况每日一报 收听“奥运快报”,成了光明中学全体高一新生晨训前的“必修课”。
“军训期间,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准时收看奥运赛事较困难,为了让学生跟上奥运的步伐,我们每天都为他们播报奥运战况。”光明中学副校长杨保华告诉记者。
杨校长表示,每日播报员由老师或学生代表担任,“他们会在前一天上网搜集资料并整理,第二天早上在领操台前,快速准确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汇报"。”
另外,在大同中学,每天军训小报头版上的“奥运金牌榜”成了学生最关注的焦点。
奥运成评选“新指标” 军事训练、国防知识竞赛等综合体现,都是上外附属大境中学为“军训先进个人”评选所定的硬指标。“然而,今年在学生的自评、互评中,是否关注奥运成了一项"新指标",只要与奥运相关,学生都会评出高分。”大境中学奚晓晶书记说。
奚书记解释说,在一次军歌比赛中,一个班级自制标牌——“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当他们在台上举起牌子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全体学生一致打出高分。另外,中国健儿奥运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了大家,学校也利用奥运精神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排除畏难情绪,在项目比赛中引入奥运奖牌榜机制,最终,相当一部分同学赢得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军训增加自救训练 突然有同学倒下了,如何正确地送至医护点?有同学脚崴了,又该如何处置?利用军训休息时间,光明中学结合5·12地震,将自救自护技能培训穿插在军训中。
“我们教学生如何将伤病员正确送至医疗点,教学生如何为伤员进行包扎。”光明中学德育处主任助理沈晓燕老师说,“在包扎练习中,我们以20人为一批,每2人一组,由医务老师和教官在台上用三角巾进行包扎示范,台下两名同学轮换着学习包扎。经过半小时的练习,学生们都已掌握了基本的包扎技巧。”
此外,军训还穿插了学生逃生、集合、疏散人群等自救训练。 (钱钰 薛晓)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