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七个月我省进出口同比增长58.4% 外贸全国排位从15升到13位——
本报记者 曾小清
最新数据显示,1-7月,我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8.4%。
而在上半年,我省外贸全国排位已从15升到13位。
事实上,今年外贸环境的严峻前所未有。远者,沿海一批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已倒闭;近者,地震已使我省外贸直接损失超过260亿元,仅德阳、绵阳直接受损外贸企业就达387家。
如此艰难的处境,1-7月,我省进出口、出口、进口额增幅却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28.3和38.7个百分点。
逆势增长支撑:新产品、高技术
8月5日,九洲电器集团公司国际市场部部长助理易继春称,该公司10多条LED生产线、2O多个相关产品开足马力生产,全年出口可达3.5亿美元。新产品、高科技是企业逆市增长的主要原因。成绩背后,是企业在地震灾害中直接损失超过7亿元。
作为全省出口的主导产品,上半年机电、高新产品分别出口25.4亿美元、10亿美元,增长60.9%和47.4%,分别高于全国35.5、25.6个百分点。
省商务厅科技处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改造和研发支持,今年上半年高新企业出口上百万的企业新增16家,全省高附加值出口商品新增50多个品种。广元启明星将原来属于“两高一资”的铝锭产品调整为高附加值、且国际需求量大的阳极板,控制了市场议价权。
成都海关统计,表现四川产品优化程度的费氏指数在2季度指向了121(2007年同期=100,下同),高于同期全国112.1的平均水平,这已是我省费氏指数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我省出口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市场拓展上,上半年,全省对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等出口增长50%以上,对中亚、东盟、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市场出口增幅达1倍以上。“三向拓展”目标已见成效。
“引”企业带动产业“强”
继英特尔公司入驻成都出口加工区后,该加工区电子元器件企业出口大幅增长。上半年,中芯国际、宇芯、成芯半导体、莫仕连接器出口均过千万美元,增幅均在1.5倍以上。
这说明,发展外贸应跳出自身局限,通过“三外”联动来推进。通过园区为特殊载体,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做大产业。
省商务厅外贸处负责人表示,根据四川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引进外向型的加工贸易型企业,通过“引”带动产业“强”,能解决四川企业成本优势明显但缺产品、缺管理、缺人才的问题,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大手牵小手的效应
实际上,地震并未改变我省外贸基本面。有进出口的13个受灾县市区,去年进出口总额不到全省10%。只有绵竹、什邡出口上亿美元,都江堰、彭州上了3000万美元,其它在1000万美元或以下。
新立新公司老总马晋康表示,面临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希望“政府之手”推动。
而政府方面,已出台的政策包括用市场的手段,靠外贸流通企业这只“小手”拉动生产企业的出口。德阳80%的磷化工生产企业因为地震受损,他们引导流通企业为其进口原材料,弥补当地资源缺失。
省商务部门也积极与海关、口岸、金融等部门密切配合,努力解决企业的运输、贷款、能源等难题,形成了常态化的制度。各部门还联合到英特尔、宏华、攀钢等重点企业现场办公,解决运输问题。宏华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有政府这只“大手”协助,明年出口10亿美元的目标不难实现。
除承接产业转移为全省加工贸易带来新空间,灾后新调整的外贸政策也将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出口基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对优势外贸企业领军人物还要给予奖励。政策效应将成倍放大,下半年出口依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