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圣火照亮的,不仅有“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激情,还有“又好、又快”的中国经济大势。申奥成功的七年,恰逢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七年。今日中国之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科学发展,是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
奥运会的举办,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利润丰厚的经济蛋糕。据专家匡算,包括商业推广、赞助商活动、广告、奥运营销、场馆建设、门票及转播权在内,北京奥运会的总收入约为20亿美元。如果算上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和电信等奥运受益的外延产业,从2003年至2010年8年间,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亿美元。
奥运之于中国经济的意义更在于将有助于引导中国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使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强者行列。尤其是北京奥运会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所带来的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消耗率、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开放的姿态和眼界,都将对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发生推动作用。这不由得让人期待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会开始新一轮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增长。
30年前因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的中国,如今恰似一个初届成年的年轻人,政治、经济、社会日益成熟,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而奥运会的举办恰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人礼”。
中国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的成熟经验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借势发展奥运经济,丰富了奥运经济概念,扩大了奥运经济影响。
增添经济增长动力 2001年申奥成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增添了奥运因素,极大提升了市场人气,推动了奥运筹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进而对其他区域和相关行业的投资产生关联影响。其中2003至2006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0.13%,而2007年是与奥运会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投资接近尾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1.9%,达到了此轮经济增长的峰值。另一方面,北京举办奥运会,提升了中国居民、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心理预期。在心理预期的支配下,很多中国居民将资金投入股市、房地产或基金等领域,从而推动了股价、房地产及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心理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很难定量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轮中国经济连续保持5年的高速增长,奥运会是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之一。
扩容奥运经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借奥运筹办之机,尽可能将奥运经济的作用扩展到最大限度,是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之一。一是尽可能让更多的城市参与奥运会的举办,进而扩大其影响。二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数量创造历届奥运会之最。截至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销售收入就已超过40亿元人民币。三是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收入有可能创历届奥运会之最。四是场馆建设的规模与水平达到较高水准。
辐射作用深远 奥运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并创造了新活力,也带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诸多辐射作用,而新增长点和新产业正在酝酿和培养过程中。首先,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升。无论是主办城市北京,还是赛区城市青岛、香港、天津、秦皇岛、沈阳和上海,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城市改造力度,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进而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差异巨大。中国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这对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有了重要进展。北京奥运会,涉及北京、青岛、秦皇岛、沈阳、天津、上海和香港7座城市。除上海和香港外,其余5个城市都属于环渤海经济区。让更多的城市参与奥运会举办,并从中受益,在提升整个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整个区域发展。(金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