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的家人及邻居们放鞭庆贺。记者李子云 摄 |
王鑫父母在家里与街坊喜庆胜利。新华社发 |
昨天夺冠之前,几乎没有多少武汉人知道王鑫的名字,不过在黄石路辅义里一个巷子里,所有的街坊们都盯着王鑫。
在街坊邻居眼里,王鑫从小就爱动,小时候总爱在院子里跳橡皮筋,而且嘴巴特别甜,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老里弄瞬间沸腾
在汉口黄石路辅义里一个老里弄,穿过三道昏暗的过道,推开一个破旧的木门,就是王鑫的家。24平米的房子,中间隔了一层暗楼,上面住着王鑫一家三口,下面是客厅,摆着21寸的小彩电。
“哪个是王鑫?”下午2时30分,中国队出场,但很多老邻居也认不出王鑫的样子,这孩子不到8岁就离开了家。“刚出场有点紧张!”第一跳前,母亲何蕙和父亲王明杰将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扎实!好样的!”随着王鑫、陈若琳漂亮的入水,巨大的欢呼声在小屋中激荡。
从第一跳开始,王鑫、陈若琳一路领先,第五跳,又是一个漂亮的高难度入水,小屋沸腾了。“金牌进账了!”武汉市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大手一挥:“放鞭去!”
开始是练体操的
王鑫站在跳水冠军领奖台上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练体操出身的。
1998年5月,武汉市少儿体校的体操教练喻传发到北京路幼儿园选秀时,一眼相中了又瘦又小的王鑫。何蕙说:“我们对体操也不了解,但是看到王鑫体质不好,希望她练体操能把身体练壮一点。”
王鑫在少儿体校开始了自己的体操生涯。不过,她的体操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常常受伤。2000年一次训练中,王鑫右臂严重骨折,何蕙心疼女儿,找到喻传发,要打退堂鼓。
喻传发不想浪费这么好的运动苗子,权衡再三,商量着让王鑫去练跳水,“反正都是转”。很快,喻传发安排王鑫进体校的跳水队训练,一个误打误撞,换回了一个奥运冠军。
父母夜市摆地摊
练跳水,对于何蕙这个下岗工人家庭来说,王鑫每个月的开销,是个不小的包袱。“市少儿体校是寄宿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是去了清华之后,费用就翻了几番,每个月光学费就要1000多块。”
王鑫父母下岗后只能在夜市摆地摊,“还好王鑫从小就非常懂事,从来不会乱花钱。一般小姑娘伢都爱漂亮,但我们家王鑫,穿的都是旧衣裳,我们给她买她也不肯要。”
不止如此,小王鑫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爸妈一起摆摊,帮这帮那,一副小当家的模样。
八年只回一次家
2000年,不足8岁的王鑫前往清华大学学习跳水,2003年,她被天津跳水队相中,正式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王鑫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只在2005年十运会后回过一次家。
对此,何蕙也感到很心酸,“没有办法,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咬牙坚持到底了。还好,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会去天津看她,给她带点武汉的特产。”
不敢去北京加油
虽然跟女儿一年几乎只有一次机会见面,但何蕙跟女儿的感情相当好,“我们每天会通电话,或者是发短信,她有什么心事都会跟我讲。”但母女之间从不谈比赛,“谈比赛可能会给王鑫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每次只拉家常。”
有意思的是,为了给女儿减压,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从王鑫开始练习跳水时起,何蕙和王明杰从没去外地现场看过女儿的比赛,“这么多年,我们就看过她一次比赛,那还是2006年在洪山体育馆举行的跳水比赛,毕竟是在武汉,亲戚朋友们都想去看看王鑫,所以就去了。”
这次北京奥运会,何蕙和王明杰也是不敢去北京为女儿加油,“我们怕给她压力,在家里看电视也蛮好。”
她拿金牌不奇怪
昨天吃过午饭,喻传发早早赶到王鑫的家里,等待跳水比赛的到来。“我一直看好王鑫,不管是练体操还是跳水,她都是好样的!”
喻传发告诉记者,王鑫从小就有灵气,而且特别能吃苦,练体操容易受伤,但她从来不掉一滴眼泪,“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次骨折,她妈妈看到后泪水流个不停,可王鑫反倒安慰妈妈不要紧。”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尽管最终王鑫改行跳水,但成功却是水到渠成的,“她有运动天赋,有上进心,不怕吃苦,付出当然有回报,所以她拿金牌,我一点也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