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里,国内到达出口的位置,一个精致的“鸟巢”模型让很多来到北京的游客能够在第一时间欣赏到这座建筑的“芳容”。同时,鸟巢旁的“姚明”运球与“刘翔”的展翅高飞也为其增添不少奥运气氛。中新社发郑雄增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三日电 题:“飞人”展翅 国人祈福
中新社记者 闫晓虹
再有八天,八月二十一日晚的“鸟巢”将上演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在男子一百一十米跨栏的决赛里,中国名将刘翔和古巴斗士罗伯斯将在此振翅高飞,一决雌雄。
这是本届奥运会赛事中最为难求的门票之一,是看点中的看点,热门中的热门。
于国人的热望、焦虑、揪心和企盼中,这场万人瞩目的巅峰对决正在一步步临近。在刘翔教练孙海平看来,别人是在一天天地算时间,而他则是在一秒秒地数,力图在决赛之日将“飞人”刘翔的状态调至最佳。
当人们试图询问同样是面对主场压力的姚明的篮球比赛愿景时,他戏谑说自己还好,压力再大也大不过刘翔。而久经沙场、饱受大风大浪的刘德华们也说,刘翔这场比赛不敢看,因为太紧张!
数载苦练,只为短短一瞬。短跑的魅力系于斯,而它的残酷也在于此!而那些急切的为刘翔祝福的人们,又是否能以平常心看淡之?
其实,奥林匹克比赛的英文原意即是奥林匹克游戏,但许多国人对这一点并不认同。当刘翔尽量表现轻松,在奥运会揭幕前的电视上顽皮地做鬼脸,并开玩笑说比赛是一场轻松的游戏后,即遭到多人责备,他们愤愤不平地认为刘翔不妥,怎可将十三亿国人的殷切希望比作一场游戏?其实,刘翔面对的那种无形的巨大压力只有自己心知肚明。能否在江东父老面前成功卫冕,这一美好愿望可曾令刘翔辗转难眠?
遥想一九八一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当夜,天安门广场上充满欢庆人群,有人甚至将扫帚点燃当作火把骑着自行车奔走呼喊,那时,全国人民都将体育竞技和爱国热情紧紧相连。之后,以中国女排奋斗史为蓝本改编的电影《沙鸥》曾有这样一幕,渴求金牌的女排运动员把获得的银牌抛进大海,萨马兰奇看后颇不以为然:这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马拉松赛上,阿赫瓦里被挤倒又被踏伤,但他仍拖着流血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跑完全程,及至体育场内,冠军颁奖早已结束,但所有人又重回看台为他鼓掌。他说,我的祖国把我从七千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九日的百年奥运开幕典礼上,圣火接力的最后一棒是曾获奥运会拳击冠军、时受帕金森症困扰的拳王阿里。尽管手在剧烈地颤抖,但他还是坚毅地将圣火点燃,随后,所有人起立为他欢呼。
或许,这些都能折射出奥林匹克精神的点点滴滴。
此间观察家认为,一面金牌和祖国的荣誉或许扯不上什么关系。刘翔成功卫冕,并不说明中国的国力马上赶超美国,而即便刘翔失利,中国的国力也不会就此减弱。一个大国的实力,是需用综合的现代化水平来衡量的,而不仅仅是通过一次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金牌总数来彰显。
无疑,刘翔能否自我解压成功,这也是他能否卫冕的一大助力。笑对金牌,同时,也敢笑对失败。享受过程,接受结果,体味体育竞技的真谛。
让刘翔减负飞翔吧,只要尽力,无论成败与否,我们都应为他喝彩!
而只有这,才是一个泱泱体育大国的国民应有的成熟态度;也惟有如此,全世界才会对崛起的中国人肃然起敬。
让我们一起为刘翔祈福!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