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开始了,驻华外交官们的体育外交也进入了一个高潮
★ 本刊记者/陈君
8月11日,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1/4决赛中,中国选手杜婧和于洋2比0击败日本选手小椋久美子和潮田玲子;同一天,日本泳坛名将北岛康介摘取男子100米蛙泳的桂冠,并以58秒9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
日本驻华使馆书记官三原祥二非常关注这两场比赛,尽管他无法到现场为日本选手呐喊助威。
“我要协助安排好日本运动员在中国的生活,保证他们以最良好的状态参赛,非常忙碌。”三原祥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只能通过电视来观看比赛,真的很想去现场,争取吧。”
奥运会是最高级别的“体育外交平台”
与三原祥二不同,伊扎迪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看奥运。
他在伊朗驻华使馆工作了整整7年,“时间太久了,我想过更自由的生活,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所以选择离开。”不久前,他卸任伊朗使馆新闻官,开始经营自己的贸易公司。
身份改变了,但他在伊朗使馆依然畅通无阻,“我喜欢打排球和游泳,伊朗使馆有标准泳池和篮球场,那是我们锻炼的好地方。”
伊扎迪透露,63岁的伊朗大使曼苏里也非常喜欢运动,“不过,他年龄大了,只能从事一些不太剧烈的体育锻炼,比如乒乓球。”
大使本人却丝毫不服老,“年轻的时候,我爱踢足球,更爱打排球,现在排球打得也不错。”
据他们介绍,几乎所有的伊朗男人都喜欢球类运动,尤其是足球。“在德黑兰,到处都是踢足球的孩子,可北京满大街踢足球的孩子,太少见了,”伊扎迪感叹道,“中国足球不太行,这恐怕是原因之一吧。”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本次奥运会,伊朗派出了52名运动员组成的体育代表团,伊朗使馆主要参与接待工作,大使曼苏里要当好“后勤部长”。
伊朗在近3届奥运会上收获颇丰,每届都有金牌入账,悉尼奥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雅典奥运会上获得6枚奖牌,其中2枚金牌。
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曼苏里更特别看重奥运会“体育之外”的作用。
“任驻中国大使期间,我觉得许多中国人民对今天的伊朗还不太了解。我想,奥运会对于介绍当今伊朗是一个好机会。”奥运会开幕前,曼苏里大使曾表示,“如果具备条件的话,伊朗会举办有关活动向人们介绍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的伊朗。同时,我想伊朗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行为和表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伊朗的文化、道德和特性。”
韩国驻华大使辛正承也认为,对举办国而言,奥运会是最高级别和最大的“体育外交平台”——1988年韩国首尔奥运会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各参与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奥运作为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大舞台。
大使最爱乒乓球
8月11日、13日,韩国著名舞蹈家鞠守镐新排的舞剧《天舞》,在北京奥运村的舞台上演出,“韩国政府希望通过奥运会加强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韩国驻华大使辛正承表示。
韩国选手的成绩也是他在这一个月中最关心的话题。辛正承特别喜欢棒球,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毕业的高中是韩国棒球名校,从那时起,棒球就是他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棒球也是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辛正承还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中国乒乓球水平是世界最高的。我尤其期待王皓、王励勤在男子单打比赛中与韩国的柳承敏进行精彩比赛。”
日本驻华公使道尚上史也最喜欢中国的乒乓球选手,“女选手是张怡宁、王楠;男选手是马琳、王皓,我很想观看他们的比赛。”
同为乒乓球爱好者,在中国外交部去年以“奥运和外交”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英国大使欧威廉爵士曾受邀和邓亚萍“实战过招”。如今,奥运如期而至,欧威廉爵士要去现场观看比赛。
“有一些我们比较强的比赛,我希望去看,比如自行车。在最近的世界锦标赛上,10个奥运项目中我们拿了8个冠军;(再比如)拳击,此次有8名运动员入选,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一次;还有帆船,我们一直很强,而且在青岛的测试赛中表现不错;还有赛艇,我们也得过奖牌。”
但大使们的首要工作还是“服务国家”。据中国外交部官员介绍,出席北京奥运会的国际贵宾包括54位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9位王室代表、1位地区负责人和4位总统夫人。“所涉及国家的大使们就要辛苦了,保证领导人安全是第一位的。”日本NHK电视新闻记者佐藤说。
“给伦敦奥运会搜集更多北京细节”
英国将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闭幕式上,奥林匹克会旗将交给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欧威廉大使因此格外关注北京奥运。
早在去年,英国使馆就成立奥运团队,与英国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合作,“给2012年伦敦奥运会搜集更多北京奥运会的细节”。伦敦奥运会筹备工作已经展开。
欧威廉很推崇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绿色奥运”理念,“伦敦也在努力,就是设计耗能小的场馆,用耗能小的低碳材料。(2012年)奥运会上百分之二十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这是我们为了让奥运会遗产可持续做的一点事情。新建的场馆也考虑到奥运会后可缩小规模,以方便为普通大众使用。”
“更喜欢看电视直播比赛”的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使命相同——考察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运行,为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举办冬奥会积累经验。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最喜欢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的澳大利亚大使芮捷锐,最希望伊拉克有一天能举办奥运会的伊拉克大使伊斯梅尔,最爱“玩”球但技术“非常差”的巴西大使内维斯⋯⋯都受邀参加了奥运会开幕仪或者观看奥运比赛,他们的生活或多或少与奥运发生了“亲密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