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磊
“这两天,正在按照市里经贸局的要求,集中学习苏州的经验。”8月14日,张力(化名)告诉记者。
张在清远市高新区的管委会工作,负责高新区内“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发建设。
|
近日,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向省内各地市经贸部门下发学习苏州经验的通知。随该通知下发的还有《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总结》(下文简称《发展经验总结》)和《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下文简称《借鉴经验总结》)两份材料。
“(苏州中新工业园区)在园区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社会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学习通知中,明确了此次取经的方向和目的,“请认真学习吸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开拓园区建设思路,推动我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又好又快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跟张一样,全省的26个转移园的建设者们也在学习“苏州中新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标杆:“规划即法”
《发展经验总结》,是在2008年上半年商务部会同苏州中新工业园中方理事单位组成调研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由商务部起草的。
“这意味着,苏州的经验得到了国家决策层的肯定。”张力坦言,广东正在推进的双转移工作,是按照省里的珠三角核心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内迁以带动珠三角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做着眼点的。
前者是两个国家合作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后者是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显然,“中新园区是一个更高的标杆”。
《发展经验总结》显示,2007年,中新合作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73倍,按户籍人口人均GDP达到3.6万美元,相当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3倍、江苏省的8倍,接近新加坡水平。
在商务部的调研看,这得益于中新园区的开放型经济、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集约发展思路。
“规划先行和规划即法,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张力注意到学习材料中苏州园区对于规划的重视。
苏州园区在开发之初,就先后制定了300余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所有重大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一站式审批。事实上,园区开发现状与13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低风险的投资环境。
“规划恰恰是目前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作的欠缺之处。”广东省双转移专家库成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覃成林比较之后给记者分析,“26个产业转移园有的前期规划不足,有点规划不太完善,比较弱。”
他认为,更关键的是,要实现产业转移园的园区规划和所依托城市的城市规划相衔接。
破局招商困境
《发展经验总结》透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新工业合作园区综合保税区监管货值达到380亿美元,入区操作业务企业达到2000家,遍及全国25个省市。
在开放性的经济发展走向上,广东的产业转移园的招商面对困境。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分析,珠三角是外源型经济,生产和经营都面向区域外。这些企业就不会从交通便利,基础完备,产业链齐整的珠三角核心区自发的转移到粤东西和粤北的产业转移园。
覃成林也表示,广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弥合珠三角边缘区域和核心区之间的“级差地租”之外,产业转移园所身处的地市应该有政策上的优惠,来进一步降低企业转移之初骤增的外部成本。然而,地市尚未具备这个能力。
“充分发挥中新联合招商体制优势,坚持大小项目并举、内资外资并举、二三产业并举、存量升级与增量引进并举的方针。”苏州经验,为广东提供的是一个招商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机构合作的范本。
然而广东的情况似乎更为特殊。
覃成林告诉记者,广东现在的产业转移工作是采取“对口城市合作”的方式。核心城市有转出产业的需求,周边城市就能够通过合作来接纳对口城市转出的产业。张力所在的产业转移园,就是清远和其对口城市佛山合作建设的。
“这降低了招商的难度,”覃直言,“如果在对口转移之后,新的产业集群形成后,接下来才是企业基于利益考量自发的转移。”
张力在《借鉴经验总结》中,感触最深的是,中新园区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运转的。
中新合作区,是通过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坚持授权管理与授权开发分开,简化事前审批,强化事后监督,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广东的产业转移还是以政府作为主要的推动力。”覃成林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