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谁会赢?”3个小时以来,他第一次跟我说话。记者这才注意到身旁这位不超过1.4米的小个子“球员”。他套着克里夫兰骑士队的队服,穿着一双不到30码的耐克鞋。问完话,他抓起一把爆米花塞进嘴里。
这里是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俄罗斯男篮正迎战澳大利亚队。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12点。1.8万名观众饿得都在嚼爆米花,但无人离去。
几个小时前,记者就被这种狂热气氛感染。当时离开赛还有30分钟,通向场馆的4个入口已经被人潮堵住,志愿者只能分批放人安检。类似的场面,只有春运时的中国大城市的火车站上演过。
干坐4个小时,就为了看两场预赛,没有中国队,没有科比,黄牛喊出“1800元”的天价,还是供不应求。
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篮球是最让年轻人着迷的集体运动。
球迷低龄化十分明显,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的甚至来自一般人不知道名字的小县城。
问记者话的小蔡只有10岁,球龄已有3年。1年级时他还是班队的替补,3年级结束成了主力中锋。他与记者并排坐在看台的最后一排。他带着望远镜,同时又是个优秀的解说员。
当俄罗斯队出场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外行只关注基里连科,并提醒我要好好观察俄罗斯队的5号,“他原来是美国人,很厉害的后卫,是连科比也不敢轻视的高手。”只要与NBA沾上边,小蔡都如数家珍。
在这个球场里坐着的,大多是看着NBA长大的一代,央视从20年前开始转播这项风靡全球的赛事。
而在篮球场上的“80后”李先生的记忆里,篮坛只有“迈克尔·乔丹”。10年前,中考结束,李先生骑着车飞赶回家。那天是1998年的总决赛第6场。“最后19秒,公牛队1分落后。乔丹后场从卡尔·马龙手里断球,罚球线附近晃倒拉塞尔,后仰远投……”他赢得第6个总冠军的那一幕是这代球迷的“集体记忆”。
很遗憾,在小蔡眼中,乔丹只是个垂垂老者。他这个年纪能看到的,只有38岁复出的乔丹在球场上苦苦挣扎的窘迫。
“你觉得NBA谁扣篮最酷?”他热切地问周围的观众,不管是否认识。依据他身上的骑士队23号球衣,球迷们能看出他渴望得到的答案是“勒布朗·詹姆斯”。
必须承认,这就是代沟。从乔丹到詹姆斯,“80后”在篮球迷中也成了“老朽”,和他整整差了两代,中间还隔着科比·布赖恩特的粉丝。
但这种分歧并不影响观众们友好地坐在一起看球。这1.8万人走到球场上,大多数超不过基里连科的肩膀,跳起来也摸不到篮筐,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只是为了观看最钟爱的篮球运动。
在网上买“黄牛票”的林先生说,自己周围同事都在抢购高价男篮票。
大家为什么能不惜重金?全是因为上中小学的孩子是铁杆儿球迷。终于,他以5000元买张中美对抗的篮球票,作为考了第一的奖励送给自己6岁的女儿。
原本50块一张的篮球票叶女士花了2000块从儿子同学手里买来。她不仅不觉得儿子的朋友卑鄙,反而特别感谢人家。“就是5000块我也会买给我孩子,他能卖给我是有情谊!”
在中石油工作的张先生好容易弄到两张篮球票,想跟女友狂欢一把。可四川的姑姑一听到消息,马上飞来北京,要求他必须陪表弟一起看。
小蔡和父亲来自2300公里外的广州,上午这两场“一边倒”的比赛对他来说更像是“暖场”。父亲为儿子搞到一张今晚8点的球票:中国对德国,一场决定了谁能进八强的比赛。另一场是美国对西班牙,那时小蔡将见到他的“小皇帝”詹姆斯。
父亲不放心儿子独自观赛,他提前找到晚上的座位,又拜托了一位志愿者。
“老豆,(广东人对父亲的称呼),丢不了,放心。”这位10岁的小男子汉告诉父亲,有他的加油,姚明会打垮诺维斯基。
“Ilovethisgame(我喜欢这项运动)。”道别的时候,小蔡冲着记者摆了一个标准的投篮动作。离开看台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篮球场,“我想打篮球,因为我是个篮球手。”他对父亲说。
这些都是篮球迷才能听懂的接头暗语。前者是NBA的官方口号,后者是动画片《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的名言。
篮球看上去是如此简单的一项运动:把球传到同伴手里,尖叫着看着他把球投进篮筐。可是只有真正走进篮球场时,你才会发现,这里面装着一个个关于青春、成长、友情和梦想的故事。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